第653章 勢力微弱(第2/2頁)
章節報錯
低聲說道,“公子的確犯法,然而其所為均有利秦國大局。陛下是什麼人物,怎麼會因為這些小事而失了大局呢?最近這些朝臣的行為完全不顧國家政務,簡直是愚昧至極。”
“可陛下最終將如何處理此事?”
“如今大多數朝臣都站到了長公子那邊,若是陛下輕拿輕放的話,即便提出來法治為先的主張,恐怕也難以服眾。”
“並非如此。”
“陛下之前特意詢問了一些已卸任的老臣們的看法。”
至此,李斯明白了陛下的打算。
這幫官員弄出來的亂象根本無關緊要,陛下根本不想懲罰公子,只是為了安撫這些鬧騰的朝臣而已,於是便順水推舟給出了交待。
李斯輕哼一聲。
搖了搖頭。
不少官員還不明白世事已變,如今的大秦不再是過去的夏商周三代,大權集中到陛下手中,那些官員的想法、言論根本不影響朝綱,指望以此來迫使陛下妥協是妄想。
越有 劾,陛下反而越發堅定立場。
皇家威嚴何能輕易動搖?
“既然陛下已決定支援公子,我也不能再猶豫下去了。”李斯暗下決心。
緊接著,始皇帝進行了對舜帝的祭拜。
這讓李斯愈發相信自己的判斷。
歷史上,舜帝的品格和功德無人可比。
第一,他極為孝順,雖屢次受到父母兄弟欺侮卻不報復,終於感化他們;其次,他對百姓友善,法制公允;再者,他還是一位仁厚有禮的統治者,為後人樹立王道典範。
“秦國新政順應天道民心,推行郡縣制,天下一致遵法,並求和諧穩定——今往後,應效法舜帝治國理念,以實現永續之治——”文武百官隨之同聲附和。
扶蘇滿臉通紅,顯然是激動不已。
原先支援扶蘇的一些官員也同樣振奮人心。
提到舜帝,人們首先想起的是仁德、寬容、法治與公正
“陛下的心意,豈是他們能夠猜透的?陛下是什麼樣的人物,怎會被他們左右?他們還以為陛下會徵求我們的意見立長公子為儲君,豈料陛下其實並沒有聽取任何人的意見,只是進行了通知而已。”
“從始至終,陛下是不會聽任何人的建議的。”
“因為他是始皇!”
王綰抬眼看了隗狀一眼,嚴肅地說道:
“慎言。”
“對於陛下的想法,不要多言。”
“我們深受陛下厚待,應該替陛下分憂,況且當前局勢嚴峻,也的確需要確定儲君了。無論是立長公子還是十公子,這對大秦朝堂都將起到穩定作用,於國於朝都是大好事。”
隗狀點點頭。
實際上他們不知道陛下會立誰。
陛下從未告知過。
:()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