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點的鏡頭,售價就在百萬港幣以上。
除了攝影機,還有膠片,一本膠片要1000多港幣,只能拍攝4分鐘,如果拍10分鐘的素材鏡頭,有1分鐘最終可用,也就是1:10的片比來算的話,拍攝一部90分鐘的電影,光膠片就需要20多萬。
難怪有人說,在膠片時代,攝影機只要一開動,燒的全是錢。
所以在香港,如果一個電影導演,片比超過1:5,就基本找不到投資了……(注1)
沈衝拍《活埋》,就一個場景,器材要求比較簡單,翁維銓要拍紀錄片風格的電影,需要在鬧市中拍攝取景,難度很大,需要的器材很多。
除了攝影機和膠片,還有燈光和布光裝置,錄音收音裝置,電源裝置,攝影機控制裝置等等一大堆器材,沈衝跟在後面,漲了很多見識。
尤其是沙龍電影公司的老闆汪長智,對電影器材方方面面的知識非常熟,廠家,型號,功率等等引數,張口就來,絕不含糊,讓沈衝佩服不已。(注2)
“汪先生,除了德國的阿萊、法國的阿通(aaton)和美國潘納維申。”沈衝站在一旁,一邊看翁維銓挑選裝置,一邊和汪長智閒聊:“現在還有哪幾家著名的攝影機生產商?”
“攝影機主要就這三個廠家,阿萊和潘納維申是主流,阿通主要是拍紀錄片用的,拍電影用的少。”汪長智想了一下,說道:“不過我上次去德國,聽說奧地利有個小公司,生產的攝影機很有特點,在歐洲口碑不錯,但是產量很少,需要先下訂單。”
“哦?”沈衝對這個資訊很感興趣,連忙問道:“這家公司叫什麼名字?”
“moviecam。”汪長智說道:“沈先生如果需要,我可以找歐洲的朋友,幫忙下訂單。”
“那倒不用麻煩汪先生。”沈衝一笑,說道:“能給我個這家公司的聯絡方式嗎?我正準備過段時間去趟歐洲,順便去看看,長長見識。”
……
搞定了器材之後,還需要搞定劇組成員。
翁維銓要去拍《行規》,攝影師得另外找人,沈衝這次動了金手指,直接從記憶裡搜了個名人出來——黃嶽泰。
黃嶽泰出身自電影世家,父親也是著名攝影師,他是香港電影界成就最高的攝影師之一,曾經九次獲得金像獎最佳攝影獎,其中有兩次三連冠,其紀錄可謂空前絕後。
沈衝很欣賞他,不僅因為他的攝影技巧,更因為他創辦了香港電影工業中第一個正式註冊的非盈利獨立專業組織——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hksc),而且能讓這個組織一直保持活力和專業素質,不像香港其他演藝組織,徒有虛名,人人可入。
黃嶽泰風格多變,不拘一格,可以配合電影劇情,隨機應變,這也是沈衝放棄杜可風,去找他的緣由。
未來號稱“亞洲第一攝影師”的杜可風,沈衝在耕莘實驗劇場見過,他本來是做船員的,結果船走了,人留下了,於是就在臺北廝混,在小劇場裡做佈景等美術活。(注3)
杜可風此時沒有任何攝影經驗,他那極度個人化的攝影風格,又和《活埋》不太搭調,所以沈衝沒把他從臺北帶過來,而是把他籤給了張愛嘉負責的臺灣分公司,給侯孝賢的第一部電影做攝影指導。
黃嶽泰現在是邵氏的簽約攝影師,跟著劉家良拍了《少林三十六房》、《中華丈夫》、《瘋猴》等幾部電影,算是小有名氣,但邵氏室內佈景,流水線製作電影的模式裡,攝影師只是個藍領工人,並不受重視。
所以沈衝上門一說,邵氏很快就同意外借。
攝影師有了,主演也有了,再找幾個零雜工做劇務,沈衝的草臺班子就搭建好了,等金士傑搞定劇本,就可以開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