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這篇被他自稱要力壓當世文壇二十年的曠世佳作。

其實院長大人看過這篇文章的開頭,對那一句嫌財而輕生死倒是有些看好,只是不知道這年輕人之後會如何鋪陳,一篇文章到底要有佳句,可也要有整篇文章的佈局才行。

收回視線之後,院長大人再看向這個被他寄予厚望的年輕人,輕聲笑道:“你此刻不該來這裡,應當去看看你那位小叔,畢竟聽老師說的話,之後要發生的大事,算是古來未見。”

葉如晦扯了扯嘴角,看向那遠處那道看不真切的青氣,輕聲笑道:“小叔有言在先,雨沒停之前,便不用急。”

院長大人對於這些江湖武夫的事情一向並未怎麼關心,因此此刻也不再追問,只是指了指那雨中的年輕人,輕聲感慨道:“這年輕人要是能寫出那篇文章,興許真能力壓文壇前後二十年,現如今這世道依著老夫來看真是不錯,這些年輕人一個個都比老夫當年要出色許多啊。”

葉如晦順著院長大人所指看向窗外,沒有去看那個年輕人,反而是有些感嘆這場雨到底何時停。

第一百二十六章 風雨已來人未現

陵安城那場雨才開始下的時候,或許會有幾個人感到意外,可大抵沒人會想到這場雨會下了整整半個月,直到現在,還是一如既往的大雨磅礴,絲毫沒有要停歇的樣子。

好在陵安城建立之初便考慮過這個問題,對於排水這件事處理的很完善,因此就算是這半個月的大雨不停,城中各條街道也沒有積起水來,除了街旁小販長達半個月的不曾出來擺攤,其餘的酒樓店鋪還是一如既往的還開著,只不過因為無人知道這場大雨會在何時停歇的緣故,陵安城中的百姓,開始有些惶惶不安。

因為這般反常的天氣,從未在陵安發生過。

王朝之中對於此等事物最有話語權的觀星臺,破天荒的緘默不言。讓這件事更是增添些神秘色彩。

除去陵安百姓的不安之外,這兩日陵安開始流傳了一種說法,說是這場大雨為何如此反常,原因便是因為宰輔大人的新政違背了上天的旨意,這才讓上天降下這般大雨算作警示,訊息傳出初時大抵還無人在意,可數日之後,這大雨依舊不停之後,便有許多百姓動搖了,楚人不信佛,可對這等異常的氣候,也似乎解釋不清楚,只有歸結於上天的示警。再加上這幾日城中忽然冒出了不少黃紫道人,在各處酒樓偶爾被陵安百姓碰到之後,問及此事,大多都是臉色大變,不敢多說,只是說天機不可洩露,偶爾有兩位膽大的道人就算是開口說兩句,也都是支支吾吾,只能透露是有人惹怒了上天,具體是誰,也不點明,如此一來,百姓們再想起之前前些時候傳出的訊息,便越發篤定這是新政施行導致的後果,因此這些時候在酒樓之中的閒談,大抵內容都是提及新政了。

人云亦云,眾口鑠金,發揮的作用好似要勝過朝堂上那些舊派官員的詆譭很多。

訊息很快傳到了疏諫閣。

宰輔大人對此並未多說,只是獨自撐傘出了門,而疏諫閣其餘大人則是有些怒意,這明擺著就是舊派官員使得手段,藉著這異常的大雨順便再買通些假道士,在陵安城內傳這些不利於新政的風言風語,若是在平日裡怕是沒有這份威勢,可在如今這般大雨不停的時節,隨便說上幾句,信的百姓的確不少。

至於那道伴隨著大雨一同出現的青氣,則是被這些人刻意的忽視了。

其實想著這類假借上天示警的說法,在史書上記載的事例便不下數十例,若是有人仔細去翻看一番,便會發現這數十例內容大抵都相差無幾,只是最後的結局有些差別罷了。在疏諫閣之中算是資歷最淺的苑文庭看著宰輔大人走出疏諫閣之後,便把自己的那張椅子拉著來到了屋簷下,看著那場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停的大雨,有些失神。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