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如今的朝堂上火藥味之濃,只怕是位官場老油子便能夠看出來的,新舊之爭已經到了關鍵性的時候,宰輔大人隱而未發的那一道廢除蒙蔭制政令早被雙眼緊緊盯著,只看他何時丟出來,只是丟出來的時候勢必又要在朝野引起軒然大波,那個時候想來依著苑老大人為首的舊派官員又要竭力反對才是。苑文庭在前些時日去見過自家的那位老祖宗,兩人曾談過不少時間,期間老祖宗言語之中透露出不少對於之後的朝局上的看法,依著苑文庭自己的判斷,老祖宗非但沒有因為他在疏諫閣任職便故意混淆視聽,反倒是一字一句都有些情真意切的感覺,苑文庭對於苑家的觀感一般,更是對於那位苑尚書,更是沒有一點看法,他自從走出那個家之後,便不在把自己當做苑家子孫,這一路走來更是和苑家無任何關係,可對於那個神龍年間便已經入朝為官的老祖宗,卻是一直敬畏有加,因此當日苑莊讓他去見老祖宗時,他才半點都沒有猶豫。
只不過老祖宗越是如此,便讓苑文庭越是看不清老祖宗要做些什麼,身處疏諫閣,本身便相當於在朝堂之上立於一高地,得以以俯視的姿態去看那有些混亂的朝堂,這對於才踏入朝堂的新人來講,本身便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對於以後的官路也是大有裨益。可再怎麼處於一個好地方,苑文庭也看不清那些朝堂大佬的心思,特別是像老祖宗這等早已經在朝堂摸爬滾打數十年的官場老饕,就連宰輔大人都要小心應對,哪裡是他這位才入官場不久的雛兒能夠猜測心思,不過說起官場雛兒,苑文庭倒是想起了這些時日在陵安朝堂混得風生水起的那位狀元郎,這位狀元郎先是在六部任職,不久便被調入了三省,雖說這些時日沒有弄出什麼大的動靜,可依著他來看,也就是這新舊之爭過去之後,這位狀元郎便要正式在朝堂上大展拳腳了,只是從前些時日來看,蘇妄言對於新舊之爭的看法,好似是對於舊派官員更偏向一些,若是被那些舊派官員推出來,只怕便要和疏諫閣鬥法了。
宰輔大人自然不會親自出手,那應付著這位狀元郎的人選,自然便應該是他了。
兩位大佬看似有意無意的順勢而為,其實又何嘗不是在考量這兩位年輕人。
苑文庭看著這外面的傾盆大雨,喃喃道:“說是風雨欲來,可實際上是風雨都已經來了,只是無人知曉罷了。”
這句話說完之後苑文庭自嘲一笑,就要想著返回疏諫閣內,可偏偏便看著宰輔大人返回的身影,在大雨之中,宰輔大人撐傘而行,身後好似還跟著一人。
苑文庭站起身來,看著宰輔大人由遠及近的走進疏諫閣,而他也看清楚了那位來人的臉。
門下省尚書令嚴明見。
這位被人請到陵安之後隔天便遞補上孫老爺子逝世之後空位的廟堂大佬撐傘跟著宰輔大人,一言不發。
苑文庭看著兩人走進疏諫閣,走進那間藏書閣。
第一百二十七章 白衣劍仙在雨落之前
大雨磅礴之中,陵安百姓關心的是這場經久不息的大雨是不是和那場新政有關,朝堂上的舊派官員則是關心的就是前一個問題,至於那些注意到那道青氣的江湖武夫,則是關心這之後的陵安要發生些什麼。
不知道是何人傳出訊息,說是那位劍道已經走到巔峰的劍仙這些時日已經來了陵安,雖說還沒有幾人見過他的蹤跡,可訊息應當不假,因為那道青氣,他們越看越覺著是劍氣。
世上若是說還有哪一位劍道宗師有這一份修為,能夠劍氣外露長達半個月,造成這樣一副景象,除了葉長亭,似乎還真想不出旁人來。
陵安這座巨城似乎這些時日和劍結下了不解之緣,先有王越借滿城劍成就一條劍龍的壯舉,後又有這道好似劍氣的青氣在陵安城顯現了半月時光。前者用一條劍龍去青城山襲殺劍仙雖說失敗了,再說這份作為也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