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北上的南方越盟人員躲到押板底下以免遭到空襲和潛艇的攻擊,傳單還要他們準備禦寒衣服——禦寒衣服這項是為了配合一個口頭的謠言,說越盟人員是被送到中國去當修築鐵路的勞工。並且,經過改造的謠言又加入了對女越盟人員的恐嚇,說根據與中國達成的一項秘密援助協議,越盟要挑選三十萬十五歲至二十五歲之間年輕標緻的女人分批送中國,而中國則派遣二十五萬軍隊幫助越盟對越南北方進行軍事佔領。
日內瓦協議規定,在五四年十月之前,南北方之間保持行動自由。南洋聯邦和美國人趁此機會共同發起這樣一場宣傳戰,以鼓勵儘可能多的難民遷往南方。這一努力有雙重的目的:增加南方的總人口數,以便贏得日後有可能的統一重新選舉;另外,可以藉著難民潮的湧動,便於潛入進來的人員更容易獲得身份,或者藉機潛入到北越。
截止到十月封鎖邊境,大約有一百萬北越人湧入南方,有八萬多南越人進入北方,幾乎都是抗法時的游擊隊的幹部。當然,許多GCD的地下工作者也隱伏下來。
五四年八月,作為南越代表團團長的潘光誕回國,旋即接受了保大帝的任命,以首相身份組閣。此時,看準風向,表示支援潘光誕的南越軍方人士越來越多。其中被任命為國防部長的楊文明將軍為南洋聯邦發展器重的人物,而陸軍司令阮文馨將軍則是蘭斯代爾上校在菲律賓結識的好友,算是美國中意的人物吧而海軍司令和空軍司令則又是南洋聯邦和美國各自選定的人物,南洋聯邦和美國在合作中也有自己的傾向,由此可見一斑。
在日內瓦會議上,美國對法國的軟弱態度便十分不滿,現在,因為法國在越南有經濟利益而轉向支援胡志明,並且判定在未來的選舉中,胡志明會統一全越南,態度變化得便更加明顯,多次勸阻美國不要插足越南,甚至試圖支援南方反對現政府的勢力。由此,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決定直接插手,宣佈美國援助將不透過法國人之手,而是直接交給潘光誕政府,這樣便等於一腳把法國從南越踢了出去
法國佬終於退出了越南舞臺,南洋聯邦和美國如願以償,開始全力支援潘光誕政府的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政策改革和重建工作。當然,這些改革和重建的措施大多出於南洋聯邦之手,併為潘光誕所認可。研究得透徹,切實而可行,潘光誕當初看到這份詳細的計劃時,只能用欽佩來表示,恨不得馬上實施,讓越南民眾擺脫貧困和飢餓,使越南成為一個他心目中富強的國家。
自法國殖民時代起,認定佛教為私人團體,需要官方許可才能舉行公眾活動,只有天主教才具有正式的宗教身份。潘光誕作為首相釋出的第一條命令便是廢止這項政策,實行宗教自由,宗教平等。作為一個佛教徒約佔人口的七成到九成的國家,這項政策立刻得到了廣大佛教徒的支援和擁護。
隨後,潘光誕在南洋聯邦和美國的情報支援下,依靠南越軍儂族將領黃亞生率領的軍隊,對控制西貢、堤岸ji院和賭場,以及鴉片館的犯罪集團平川派突施辣手,經過一次短暫而激烈的巷戰,將這個根深蒂固的黑社會毒瘤成功清除。因為表現突出,黃亞生被任命為西貢衛戍司令。潘光誕開始用這支軍隊和南洋聯邦訓練的親衛軍人作後盾,對西貢和堤岸的警政系統進行嚴厲的整肅。
接著,楊文明的軍隊對控制湄公河三角洲部分地區的高臺教和和好教的軍隊進行了威壓進攻,迫使這兩個宗教團體宣佈解散軍隊,支援政府。
攘外必先安內,潘光誕透過這兩次強硬的表現使自己和政府的威信得到了提高,震懾了很多心懷不軌者的異動。但南越政壇和軍隊的**是根深蒂固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徹底剷除的。而且過於強硬的話,將引起很大的反彈,造成很大的動亂。有鑑於此,潘光誕對南越政府官員和軍官的**暫時隱忍不發,而是重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