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做好了最壞打算的。臨行前,他不但建議由**代理自己的職務,還建議書記處增補陳雲、彭真二人為候補書記,以便在毛、週二人都不在的情況下,書記處還能保持5人開會。

在赴重慶談判前的政治局會議上,**說:“我準備坐班房……如果是軟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裡辦點事。現在蘇聯紅軍不入關,美**隊不登陸,形式上是中國自己解決問題,實際上是三國過問,三國都不願中國打內戰,國際壓力是不利於蔣介石獨裁統治的。中蘇條約有利於中國人民,蘇聯紅軍攻佔東三省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重慶是可以去和必須去的。”

8月28日,**到達重慶的當夭,蔣介石在林園官邸為他舉行了歡迎宴會。席間,**稱蔣介石為“委員長”,蔣介石則稱**為“潤之”。會後,蔣介石還邀請**在林園下榻。一對較量了十幾年的老對手再次聚首,氣氛似乎相當融洽!

(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八章“雙十協定”

對於**的到來,蔣介石心中還是很得意的。他在8月30日的日記中寫道:“**果應召來渝,此雖威德所致,而實上帝所賜也。”

9月3日,經過幾天的交換意見之後,共方向國方正式提交了11條談判要點。其中包括擁護三民主義、擁護蔣主席的領導地位、懲治漢奸、停止武裝衝突、承認備黨派合法地位等等。而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政權和軍隊。

談判要點的實質就是解放區政權和人民軍隊的整編問題。在解放區問題上,**提出由**人擔任山西、山東等五省解放區所在地的省主席,擔任解放區廣為分佈的廣東、湖北等六省的副主席,以及北平、天津、青島、上海四個特別市的副市長:而國民黨則只允許**參加政府,各解放區官員都需要國民黨認可才能繼續留任。軍隊問題上,**提出將人民軍隊整編成16個軍48個師;而國民黨堅持最多隻允許保留12個師。雙方的期望值,相差十萬八千里。

看過**方面的這份方案後,蔣介石對國方代表王世傑、張治中等人說:“**代表昨日提出之方案,實無一駁之價值。”在他看來,只有“實行三民主義”和“擁護蔣主席之領導地位”這兩條才具有誠意,其他各條“在內容與精神上與此完全矛盾”。

其實,**在籌備這次和談時是做了相當大讓步的。在1945年9月4日雙方的“第一次談話紀錄”中記錄著這樣一殷話,周恩來對國方代表邵力子說:“認為聯合政府既不能做到,故此次並不提出,而只要求各黨派參加政府……√周恩來此處提到的“聯合政府”問題,實是一樁公案。

1944年11月,當時擔任美國總統私人代表的赫爾利自告奮勇到延安調停國共矛盾。剛剛上任的赫爾利信心滿滿,認為自己一定能做成這個和事老。

在與赫爾利談判時,**領導人提出了五點協定草案,其核心問題就是把國民政府改組為包括各黨派在內的聯合政府,並提出備黨派享有平等地位。赫爾利覺得**的提議很公平,沒有什麼不合理,便欣然同意了。

可當赫爾利拿著協議,興沖沖返回重慶時,卻被蔣介石兜頭潑了一盆涼水。蔣介石明確表示,國民黨絕不可能與**相提並論,聯合政府云云更是休想,接受這個協議就意味著國民黨的徹底失敗,必然導致**控制政府。

在蔣介石的頭腦中根本沒有”多黨”的概念,更不可能承認聯合政府,他能接受的最大限度是**人來國民政府中“做官”而已……**到重慶後,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工作與安全。關於住處,**一下飛機,周至柔就說已為他準備了接待美國客人的招待所,說是地方好,裝置全。**笑笑說道:“我是中國人,不是美國人,不住美國人的招待所。”

張治中在汽車旁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