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每一個人的專長是不同的。驢有驢的活法,豬有豬的用處。既不可以讓驢去享受了豬的生活,也不可用豬去做驢的事情。

具體到徐恩曾一節,蔣介石承認一次性給徐恩曾吃了太多的胡蘿}、,這便是蔣介石的大意了。但是,徐恩曾作為一頭老驢,竟然萌生了享受豬的清福的想法,這自然也是徐恩曾的不對了。但是,無論情況如何,徐恩曾後面的仕途,都是岌岌可危的。

戴笠把自己定位為一條忠實的獵犬。他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去觸蔣介石的黴頭。但是,這件事情,如果是由唐生明來首倡其議,性質就大大地不同了。

唐生明是在一線的高階潛伏人員。但他卻不隸屬於“中統”、“軍統”的任何一個情治系統,所以便沒有那麼一些恩恩怨怨的人事糾葛。

因此,這種事情,由唐生明去向自己的校長提出,便比戴笠更具說服力。

其時,像唐生明這個級別的重慶大員,鑽進汪偽政權的肚子中的,應該還有時任汪偽政權中央監察委員的陳中孚,以及在汪偽中央執行委員會任常委的何世楨。他們都是有資格站立在蔣中正跟前講話的官員,且與唐生明持大抵相同的觀點。

戴笠將唐生明等數人的來電,輕輕地遞放在蔣介石的面前。蔣介石很快便採納了唐生明等人的建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包括裕仁天皇在內的所有日本國民,誰也沒有在意那一大片壓在日本島國上空的、沉甸甸的鉛雲。

裕仁聲稱只是因為有美英兩國的大力“庇廕”,交戰中的重慶正受權與**延安政權才在危殆的戰爭環境中堅持過來。“長此以往,帝國多年安定東亞之努力悉歸泡影,帝國之存在亦瀕於危殆。事既至此,帝國現為自存自衛計,惟有蹶然躍起,衝破一切障礙,豈有他哉!”

戰爭中,被日本軍國主義勢力集體洗過腦的日本國民,當時只有一種幾近於狂飆的欣然心緒!

(未完待續)

第六百二十五章 “清鄉運動”

當然,用不了多久,所有的日本國民即在因戰而帶來的嚴酷現實跟前,緘默了。

首先,日本國民所面臨最現實的一種生活苦惱,便是各種生活日用品的日益短缺。

日本國內自1938年中日戰事全面升級之後,即實施了棉製品的限量供給制度,汽油要求全部運用於戰爭,民間用車代之以蝸牛般緩行的木炭汽車。

1939年,日本開始在國內嚴厲限制民間鋼鐵與金銀的使用,減少娛樂場所的營業時間,禁止燙髮,嚴禁婚慶時節的大操大辦。

“浪費就是敵人”的標語在東京的街頭巷尾,處處可見。

1941年底的太平洋戰事爆發後,日本國內的國民經濟,由於得不到外來工業原料的支撐,更是步人了一種枯旱到冒煙的狀態。

“報國公債”無盡無了的發行,火柴、糖、紙、肥皂等日常用品只能憑票少量供給,實施嚴格的糧食配給制。這個階段,日本城鄉間的多數餐館,因為買不到大米,乾脆關門大吉。

最令日本軍國感到要命的一件事情是,它的軍工生產,也因為原材料的不足,而出現了彈藥無法足量供給、武器質量急劇下降的一種嚴峻局面。因此,當時,得到了英美援華物資的蔣介石,站在重慶郊外黃山官邸的一塊坡地上,他眼望著天空中日漸稀疏的日本轟炸機,忍不住樂呵呵地跟近侍的官員打趣地說:“大家看到他現在用的是捷克機槍,就可以知道他國內鋼鐵的缺乏,許多武器都無法自制。這就是在武器方面,他已經被我們逐漸的消耗掉了。”

“其它如飛機、汽油以及備種武器物資等已經一天一天的消耗。即如他現在空軍轟炸,每投一個炸彈,就無異於消耗了他自己一分的生命一樣,決不能再和從前那樣隨便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