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日本人頭頂頭,臉對臉,打了半個月,擋住日軍兩個師團的進攻,哪點比你們差。廖耀湘是個急性子,認死理不認活人。他正眼也不瞧孫立人,對杜聿明說:“罷了,這種時候,只有自己靠得住,靠別人不行。我們備奔前程。”
孫立人與杜聿明已成僵局,經廖耀湘一激,崩了。而且,來卡薩開會之前,孫立人接到史迪威和羅卓英的電報,命令新38師隨他們退往印度。於是,孫立人站了起來,毫不妥協地說:
“副座,以目前本師位置,離中緬邊界尚有千里之遙,且道路艱難。而去印度只有300餘里。古語日,兩利相較取其重,兩害相較取其輕。既然都是撤退,何不選條近道。我決定本師先撤往印度,再假道回國。”
說完,孫立人拿起軍帽,走人。
從杜聿明指揮部回來,孫立人立即部署部隊改道向印度撤退。其時112團在溫藻被日軍包圍。孫師長決定先解112團之圍,開啟通向印度的道路。
5月10日,孫立人率師主力向溫藻急進。12日,在溫藻火車站與日軍接火。圍攻112團的日軍荒木部隊,已苦戰三日,精疲力竭,抵擋不住孫師的猛攻,向南潰逃。孫立人乘隙迅速撤出溫藻,脫離戰場,向西撤退。
通向印度的道路上到處都是被遺棄的戰車和火炮,看車號正是英軍裝甲第7旅的裝備。
有的坦克被炸燬擺在隘路,當作路障。想起撤離曼德勒時,亞歷山大給他那個“再見“,孫立人心中極為憤慨:和英國人一起打仗,沒有不敗的道理!
有的中國兵氣憤地在英軍坦克上寫下三個大字:王八蛋!
(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七章 野人山
行走數日開始進入緬印邊境那加山脈熱帶叢林。
這裡既無道路,亦無嚮導。只能用指北針判別方向,偶見當地土人西去的痕跡,如扔下的紙屑、瓜皮、果殼,部隊便循蹤而往。
在莽莽蒼蒼的叢林中,新38師官兵跋山涉水,忍飢挨凍,日行群山之巔,夜臥草莽之中。日軍圍追堵截,緬奸為虎作倀,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經20餘日艱難奮進,5月上甸,全師官兵終於到達印度邊境重鎮英法爾。
此時,清點人數,全師尚有7,000餘人。
新38師基本還是囫圇個。
要是沒有穿越緬北野人山慘絕人寰的景象作比較,新38師走過的也許可以叫作地獄之路。但是,一和第5軍部隊的慘痛經歷相比,新38師可算最幸運的了。
剛剛從一場劫難中掙脫出來,站到印度的土地上,新38師官兵的感覺是從地獄進入天堂。這裡的山比緬甸的美,水比緬甸的甜,空氣比緬甸的清爽,甚至太陽也比緬甸的明亮。
但是,這裡畢竟是國外,是印度,是英國的領地,不是中國,不是自己的家鄉。
孫立人命令部隊就地宿營,構築工事,擦槍抹油,整頓軍容,剪髮洗身,縫衣補褲,休整待命。同時,派出聯絡官,與英軍接洽交涉。
英軍駐印東方警備軍團軍團長艾爾文中將,是一個既傲慢又神經質的傢伙。他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聽著中國聯絡官的陳述,時而看看指甲,時而梳梳鬢髮,派頭十足,神氣活現。
聽說是一支中**隊從緬甸退到印度,要求接濟,艾爾文臉上露出蔑視而厭惡的神情,就像一個富豪遇上了乞丐。
從緬甸敗回的軍隊是什麼樣子,他見過。
前些天,駐緬英軍潰敗入印,那不叫軍隊,是禍水。士兵三個一群,五個一夥,蓬頭垢面,鬍子拉碴,指甲老長老長的。衣冠不整,槍械不齊。沿途搶劫擄掠,像餓狼一般,擾得四鄰不安,雞犬不寧。
英國皇家軍隊尚且如此,中**隊就更不用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