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的小兒子百戶袁季軫。
袁家是崇明諸島最有實力的傳統軍戶,經過幾代人苦心鑽營,如今已是擁有5;000多畝土地和6個漁港的地方豪強。
整個袁氏家族的總人數超過300人。擁有大小漁船260餘艘,但擁有的大小戰船僅為22艘,其中排水量在80噸以上的單桅帆槳戰船2兩艘,排水量在50噸左右的帆槳快船7艘,其餘全是長度10米以下的划槳小艇。
整個崇明千戶所名義上擁有官兵1;250人,實際上人數僅為420人左右,其中170人是小旗以上的世襲軍戶,超過此次會議人數的三分之一。
相比之下,吳淞千戶所和崇明中所、崇明前所的軍官遜色得多。他們各自成群而聚,分別坐在院子右邊和後側整齊擺放的35張餐桌周圍,而院子右邊20張餐桌,已經被袁家父子帶來的170餘大小軍官佔據,只剩下最前方15張餐桌還空著。
“指揮使朱將軍到——”
隨著值星官一聲高喊,院子裡所有人都站起來,仰首望向裡側低矮的正堂大門,誰知道朱道臨在史青陽等20餘名將校的簇擁下從前門進來。頓時讓竊竊私語仰首觀望的數百人尷尬不已,紛紛彎腰抱拳向朱道臨致禮。
朱道臨邊走邊抱拳回禮。來到左前方靠近中央位置的大桌旁,和氣地向袁家父子四人回個禮,說出幾句令全場愕然的客氣話:
“有勞袁老前輩和諸位奔波了,本官上任時短,奉魏國公軍令整頓衛所軍務,不得不倉促召集前輩和各所同仁前來一聚。未能前往崇明後島拜訪前輩,還請前輩多多包涵!”
滿臉皺紋的袁致中一愣過後,立刻垂下腦袋抱拳回禮,仍然硬朗的腰桿彎得更低了:“將軍言重了、言重了!愧煞老朽啊!”
朱道臨微微笑道:“前輩無需客氣,這幾位英武不凡的壯士。想必就是威名遠播的袁氏三英吧?”
“不敢當將軍如此讚譽,卑職是崇明千戶所副千戶袁伯軫,向將軍問安了!”身材高挑雙目深沉的袁伯軫恭敬深禮,報上名號。
身材壯實面板黝黑的老二袁仲軫在老夫的嚴厲注視下,頗不情願地彎下腰抱拳行禮:“卑職袁仲軫,崇明千戶所百戶。”
身材高挑的小兒子袁季軫和他老爹非常像,四方臉膛,麥色面板,挺直的鼻子,細長的雙眼精光閃爍,不用他老爹暗示便彎腰抱拳,向朱道臨深施一禮:“卑職袁季軫見過將軍,還請將軍多多關照!”
父子四人四種表現,令朱道臨感慨之餘心生警惕,他親切地上前一步托起袁季軫的手臂,說聲來日方長相互關照,便走到正前方單獨設立的大方桌後方,轉身掃視全場年齡懸殊神色各異的529名軍官,伸出雙手示意大家坐下:
“諸位辛苦了,都坐下說話吧!老史,吩咐你的弟兄們也坐下,站著沒辦法說話。”
滿場軍官心懷忐忑地先後坐下,緊張望著正前方仍舊筆直站立的朱道臨。
一陣座椅響動過後,全場鴉雀無聲。
朱道臨知道自己的處事風格和在金陵的所作所為已經傳到這些人耳朵裡,此刻見到這些各懷心事各霸一方的大明傳統衛所軍人,不由想起之前史青陽反覆請求自己慎重處理的一番苦心。
朱道臨略作權衡,迅速改變既定策略,客氣地大聲說道:“諸位,自崇禎二年以來,我們寶山衛各所弟兄再也沒有獲得過朝廷的足額軍費,拖欠三五個月不說,發到手裡的軍餉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自崇禎四年元月開始,情況更加糟糕,除了小旗以上的軍官還能每月領到一半軍餉之外,所有士卒已經分文沒有了,所以怪不得大批士卒跑到各地世家門閥那裡當護衛,當船工……”
“我們寶山衛三個千戶所和三個百戶所,如今能剩下1;720名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