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個地方都好,讓為師都有些神往,只是可惜為師沒去過洛城。” 院長大人輕聲詢問道:“那老師是要去一趟洛城麼?” 老人有些氣惱的說道:“我一把年紀了,出門走太遠不合適,再說高深那小子這些時日在變法,肯定很有些問題要來問我,我若是走了,他去問誰?” 院長大人很不以為然,自從高深提出變法到現在什麼時候來問過你老人家? 只怕是你老人家想的有些多了。 院長大人把散亂的思緒收回來,感慨道:“小師弟把如晦送到陵安,只怕就是為了讓這孩子完成老師的心願。” 老人沉默片刻,一招手,把書放回書架,平靜道:“不是,你小師弟的想法,就是為師都想不透,你能想透?就從他讓嚴明見入陵安這件事便可以看出來。” 院長大人不說話,自己這個小師弟心智極高,他所做的事,若不想讓旁人猜透,旁人便怎麼也猜不透。 老人臉色不變,淡然說道:“葉長亭既然是如晦的叔叔,如晦的未來便更難以捉摸了。葉長亭這個後生天資勝過李青蓮,我在他身上看不到因果,成就當比李青蓮更高才對,如晦有這樣的叔叔,又有你小師弟對他的寄望,成就小不了。因此我也就不插手了。” 院長大人哦了一聲,猶豫問道:“那老師為什麼要讓如晦去東越?” 老人氣極而笑,“這是我的意思麼,這是你小師弟的意思!” 越覺得這個學生不聰明的老人拂袖而去,只留下院長大人站在原地苦笑。 不過在老人離去之後,院長大人才在那排書架裡抽出一本封面已經泛黃的書,翻開第一頁,某人的字隨意的寫在底角。 院長大人輕聲念出來,滿是緬懷。 “師兄,城外的杏花開了!” 讀完之後,院長大人默默無語,心裡感覺極苦。 這一日,陵安小雨,院長大人雨中撐傘外出,在城外一片杏林駐足,時至深秋,哪裡還有杏花?院長大人站在杏林前,視線穿過整片杏林,真的在一根不是很高的杏樹上看到了一朵開得正盛的杏花,院長大人老淚縱橫,喃喃道:“杏花真的開了。” (本章完)

第252章 靖南靖南

不同於陵安百姓對於南唐大軍揮軍伐楚這個訊息的淡然,靖南關城頭上駐紮的軍卒這兩天,越緊張。 南境已逾二十年沒有過戰事,因此城頭上這幫士卒沒有任何一個人經歷過戰事,雖說大大小小的演練不少,但畢竟和真正的戰事仍有區別,因此他們很緊張。 但是沒有人懼怕,大楚靖南邊軍成軍以來,敗過嗎? 沒有! 正是如此,才沒有人懼怕,因為一支未曾輸過的軍隊是不會怕的。 城頭上有不少軍隼盤旋,各類強弩已然搭建完畢,守城軍卒面無表情,有一股黑雲壓城的冷冽氣息。熟悉行軍佈陣的軍中將領們心中清楚,若是一旦開戰,己方一定會據城而守,將傷亡降到最低,要是沒到勝券在握的時候,是不會貿然出城的,但他們其實更希望能夠出城去和南唐大軍一戰,畢竟南境二十年沒有過戰事,任誰都覺得會無趣。 南唐大軍最快也要兩日才到城下,但城頭軍卒們並不敢放鬆警惕,不是因為懼怕,而是基於一個作為軍卒的本能,作為大楚的靖南邊軍,他們身上肩負著的,不僅僅是家國,還有邊軍的榮耀。 靖南侯三日前已從靖南州趕到此處,若無意外,戰事結束之前,靖南侯是不會離開這個地方的。 戰於國門之外,這是大楚軍方一向的行事準則,靖南關裡是國境內,關外是國境之外,因此靖南關就是國門,既然如此,這場戰爭的戰場不會在其他地方,只會是在靖南關。 南境多丘陵,騎軍在此沒有多大作用,因此靖南邊軍內多是步卒,天下第一步卒。 城頭一陣騷動,守關軍卒尋聲望去,只見一襲淡青色侯服。 靖南侯親臨城頭! 負手走在城樓之上的靖南侯不去說話,只是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