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狠狠將這兩人打出幾尺遠去,這才起身的葉如晦看著這兩人,面色溫和,不一言。 喝完一碗酒的無意僧人,見此情景,無奈搖頭,感嘆道:“到底還是年輕人氣盛啊。” (本章完)
第225章 阿彌陀佛
其實在攤主看來,這番小酒攤生的事情本來夠令人咂舌了,一個只顧著喝酒吃肉的和尚,和一個書生模樣卻一耳光將兩個公門官差甩飛出去好遠的年輕人,不過由不得這個攤主詫異,因為接下來生的事情更令他不可接受,一群五大三粗的官差見到自己的兩位同僚被葉如晦這樣一個文弱書生輕易的放到倒,早就是怒火中燒,在這片地界,哪裡有他們吃虧的時候,就連鎮裡許多有頭有臉的人物,見到他們,哪個不是笑臉相迎? 可存了心思要讓對面這小子後悔招惹他們的幾個衙役還沒有靠近對面的葉如晦,卻忽然感覺動彈不得,然後就被一股無形氣機牽引,飛出數丈之後,重重的摔在了地上。一時間塵土四起,哀嚎聲四起。 葉如晦轉頭看著那個雙手合十低頭唸叨著阿彌陀佛的和尚,心中一陣抽搐,上一刻是誰還在口口聲聲的唸叨著年輕人氣盛的?這一轉眼,倒是這和尚還要氣盛許多啊。 無意僧人不作過多言語,唸叨幾聲阿彌陀佛之後,興許是覺得佛已經寬恕了他的罪過,便繼續對付桌上的那碗摻了水的女兒紅,對面為的官差本就比之這一群人沉穩許多,此刻見到這副場景,也只是臉色陰沉的冷聲道:“公子好武功,只是不知道是哪座宗門的高徒?冷雲改日定然登門賠罪。” 只不過說是賠罪,冷雲語氣之中並無半點要賠罪的意思,葉如晦皺了皺眉,這等惡吏按道理來講,實在都是因該見風使舵之輩,為何這冷雲還如此有骨氣? 添為這裡一方捕頭的冷雲本身和這等混吃等死的衙役不同,乃是真正的官宦人家,只是家中在此有幾分重要的謀略,才讓不過四十,正至壯年的冷雲屈居於這個小地方,按理來說這樣行事更加要小心翼翼些,但今日卻不同,家族早已派人傳話,說是把此處已然當作棄子,讓冷雲擇日而回,有更重要的東西需要他去處理,而更重要的則是,此刻鎮子中正好有一隊規模在數百人的騎軍,為的校尉不偏不倚,正好姓冷。 東越江湖上的武夫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就是脫世外不受官府節制的宗師人物,只不過這類人,翻過去數過來也不會過十人。而餘下眾人,便人人都算是在東越官府節制內,莫說是大宗門弟子,就算是一方宗門掌門,敵得過鐵騎衝殺幾次? 冷雲看著這古怪兩人,心裡冷笑,世人皆知大楚鐵騎和北匈鐵騎為世間戰力巔峰,可踏平任何地方,我東越鐵騎雖然不及,但殺這小小兩人自然無任何問題。 興許是覺得冷雲太過古怪,葉如晦沒有回話,反而是轉頭看向無意僧人,無意僧人正好在夾一塊牛肉,看見葉如晦看過來,也是不慌不忙,慢慢咀嚼嚥下之後,才抹了抹嘴開口說道:“北邊有一隊騎兵正飛馳而來,若如貧僧沒有猜錯,正好六百一十二騎。” 葉如晦驚訝開口問道:“大師猜也能猜出如此精確的數字?” 無意僧人笑了笑,“倒是不難,只是貧僧還不明白為何在此地會出現這樣一隊騎兵,難不成是來尋寶的?” 葉如晦倒是沒有開口,只當是這和尚又開始胡言亂語。只不過這和尚話匣子一開便再也收不住,這兩句根本不盡興,頓了片刻,便再開口說道:“世人都道是東越百姓都信佛,其實都是老掉牙的說法了,早在十幾二十年前,這種情況便在上一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