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的南唐劍道第一究竟是什麼境界。

看過冷寒水之後的甘如會決定要不要南下。

第四十六章 同南人一起去北

說是在北匈吃不到什麼正宗的中原菜餚,這一點葉如晦深信無疑,他從桑麻城狂奔而出之後,與甘傾安分別時是往北而去,可走出數里之後便撥轉馬頭,往西南而去,不眠不休走了幾晝夜,他倒是還沒啥想法,可胯下那匹北匈良馬可是受不了,在某個黃昏總算是腿腳發軟,說什麼都不繼續前行,葉如晦翻身下馬,倒也沒有繼續難為這匹算作是委曲求全的馬駒,牽著這馬走出一段路程後便天色漸晚,葉如晦看了幾眼四處,都沒有見到有什麼人煙,也就不再多費心思,走過數里的在一處小山包處歇腳,馬兒啃著附近的矮樹葉子,而葉如晦則是起身掠進山林,半刻鐘之後往返,手中提了一隻野雞,一屁股坐下之後便拔出腰間刀用來給雞去毛,若是阮西安泉下有知,大抵會有些無語。

吃過一隻烤野雞之後便無聊生了堆火取暖的葉如晦好笑的看著那匹馬湊過來,北匈夜晚天氣寒冷,看起來這匹馬似乎也受不了如此天氣。

葉如晦倒是生不生火都感受不到寒意,不過他估計整個北匈江湖都在追殺他這個提刀的年輕人,本來就舉目無親的葉如晦便顯得越發的孤苦伶仃,再加上此刻身旁也就只有這匹馬,雖然還說不上不離不棄,但總是聊勝於無,把火生的大些之後,馬兒乾脆便趴了下來,安靜的享受著這一份暖意,葉如晦後仰靠在馬肚子上,思索著接下來的路程,吳太常斃命在一大楚刀客手裡肯定要不了多久便能傳遍北匈,對此葉如晦倒是並不擔心,自己大不了再把刀一柄收進琴盒裡便是,他最怕的還是那個甘傾安會不會一怒之下讓北海王調動北匈甲士圍剿他,雖說現在不知道他的行蹤,但架不住與一國為敵,當年在東越葉長亭一劍將白馬寺毀去大半,不也是被無數東越高手追殺,後來行至兩國邊境,若不是皇帝陛下有旨意讓徵東邊軍接應,只怕就算是葉長亭也一樣走不出東越,葉如晦不似自己小叔那般厲害,因此前往北匈都是小心翼翼,若不是殺了吳太常之後回到客棧時被甘傾安發現,只怕到現在葉如晦都不會擔憂要以一人對上一整座江湖的困境。

葉如晦就在篝火難得的安穩睡了一夜,第二日清晨,天剛剛亮,他便離去,繼續騎著馬狂奔,不過起身之前還是很明智的將腰間刀收回琴盒,繼續往西南方向而去。

這一次他獨自走出數日之後,才在一片大漠之中碰到了一支楚人商隊,人人帶刀,看到遠遠出現的單騎男子,這些人先是一驚,復而很謹慎的停下腳步,等到葉如晦走近之後這才看到一張楚人面孔的商隊頭領鬆了口氣,不過仍舊是沒有掉以輕心,畢竟他們這一趟從大楚到北匈所運之物,可不是那些茶葉瓷器,而是賭上家當的名貴貨物,若是這些東西在北匈境內被人所劫,那便不是說血本無歸這麼簡單了,說不得之後便要家破人亡了。

好在只揹負了一個琴盒的葉如晦很自然的停馬不前,和這些楚地商旅一番解釋之後,那商隊頭領才應下讓葉如晦跟著同行,實則走過這大漠便是北匈的西南巨城榆木城,再加上這葉如晦操著一口地地道道的王朝西南官話,讓他倍感親切,不然他也不會冒著一隊的名貴貨物損失的風險下答應下來。

雖說是頭領許可同行,但商隊裡的其他漢子實際上並不待見葉如晦,畢竟這是把家當都搭上去的重要買賣,並非是小打小鬧,不過好在葉如晦也故意裝作看不出這些人的敵意,趕路時只一個人遠遠吊在商隊末尾,休憩時也不去與他們扎推,走過兩三日之後,約莫是那商隊頭領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這才在一個日頭毒辣的午後帶著一囊子烈酒來到葉如晦身旁坐下。

正在閉目養神的葉如晦睜開眼睛,看著這個鬍子拉碴中年男人,個頭不高,名字也極為樸實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