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的腳程,不久朝廷就能在潼關聚集起一支十八萬人左右的大軍,朕已有意命高仙芝總領其軍,太子所言監軍之事就是從此而來。”

至此,唐離才知道玄宗讓他留下來的目的其實就在於這一個問題。潼關乃是京畿門戶,只要潼關不丟,長安就穩如泰山,此關對於大唐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同樣也正因為這一關隘太過重要,此時對帶兵將領正滿心疑慮的玄宗難免對高仙芝不能完全放心。正是因著這份擔心,所以他對太子的這個建議極為動心。

然則,玄宗雖然認可太子的這個建議,但對監軍人選本身卻難放心。有唐一朝,自高祖建都長安開始,王室內部的爭奪就極為激烈。從唐太宗三兄弟的爭鬥,到高宗朝武后篡位大肆清洗李唐皇室,再到韋后、太平作亂而後玄宗登基,這幾朝中皇室內部的爭奪可謂從來就沒停止過,而且每每都以血腥的殺戮收場。正是有鑑於此,玄宗才會在開元朝設定十六王宅,將所有的皇子皇孫悉數遷入其中,而太子也不讓住於東宮,而是安置於自己的寢宮附近。可以說,自秦漢以來,若論對皇子皇孫控制最嚴的皇帝,實非玄宗莫屬。從這一點來說,此時的玄宗也實不願讓太子出京,而且還是直接干預軍事。

如今的情況就是,玄宗既對統帥大軍,佔據潼關的高仙芝不放心,所以想派監軍;同時又對自願出任監軍的太子不放心,這兩廂糾纏起來,就使他的心裡充滿了矛盾。

想明白了這些,唐離思忖了片刻後才慎重言道:“經歷安賊之事後,陛下有意派遣監軍倒不為過,但臣以為由太子擔當此事實為不妥。”

“噢?”

“一則太子備位東宮,乃是國之重器,實不宜親臨戰陣艱危之地;再則,太子身份尊崇,若其長在軍中,必使統軍主帥難以自安其位,若稍有不慎軍中恐會出現二主並立之事,如此一來,我軍雖未戰已先敗!”唐離的話讓玄宗微微點頭應合的同時,復又出聲問道:“依愛卿之意,莫非是要朕不派監軍?”

唐朝的監軍制度就是首出於玄宗,尤其是現在這種形勢下,若想讓玄宗打消這個想法根本就是不可能。明知道他的心思,唐離也不做無用的勸說,只平靜說道:“臣願保薦一人,可使陛下盡得監軍之利而遠離其害。”

“哦!唐卿要保薦誰?”

聞言,唐離微微一笑,口中輕輕道:“臣願保薦涼王李睿殿下出任潼關監軍!”

第二百四十七章 逼婚?

政事堂設定於近鄰宮城的銀臺門側,它是一個獨立的院落,才為大唐政事中心及宰輔辦理公事的所在,雖然不斷有皇城各部的官員及相公們約見的官員進進出出,但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放輕了腳步,甚至小院外有路經此地的官員們經過時,也會下意識的把呼吸聲調小一些,所以,往日裡這個單獨的小院子都是安寧寂靜的很。

但在今天,在安祿山起兵反唐的訊息傳回京城後,這個素來幽靜的院落陡然嘈雜了起來,捧著賬冊的戶部小吏,捧著各地山河地理圖的兵部官員,還有那些拿著兩河城池構造圖的工部官員們往來穿梭其中,心中憂急,加之被人催的厲害,這些七八品的小官兒們腳步既重,聲音又高,直使原本清幽靜寂的政事堂熱鬧的不堪。小窗醉墨手打,閣。

從政事堂本樓陛辭而出的唐離剛一走進政事堂小院兒,就正撞上了一個手捧著厚厚一疊卷宗的青衣小官兒,譁然一聲,就見那高高一疊捲紙撒的滿地都是。

“你這人怎麼走路的,沒看見……”心下正急的起火的青衣小官兒高門大嗓的嚷了一句後,才看清來人是丟官半年之後剛剛又得了聖眷的唐離,當下急忙將話吞住,“唐……唐大人……”

對那小官兒的表現倒沒太在意,此時正蹲下身子的唐離見地上散落的都是一幅幅山河地理圖,而她腳邊那張半掩半開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