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之流一名,有著新的出路。
林莞婉亦是由衷為自家哥哥高興,心中一直掛記著前世哥哥不得志鬱郁頹廢的陰影終於消散,拉著林浩祺的手又哭又笑,已然不知如何表達此刻心情。
一眾人唯是奪得第一的林浩祺與林老太爺最為淡定,林老太爺見孫子這般沉得住氣,也是甚感欣慰,打趣著道:“想不到‘臭號’燻出了個解元來,以後那地怕是人人都要爭搶!”
此言一出,滿廳堂的人都笑了起來。
晚間,等到林鴻志下衙回府,林家眾人熱熱鬧鬧聚在了一起慶賀。
翌日,得聞喜迅的陳家亦送了許多的賀禮來,連宋承宋靈都尋了上門祝賀,林家接著熱鬧了好幾日。
放榜後,有言官捕風捉影,上參林老太爺徇私舞弊,皇帝當場摔了摺子……(未完待續。)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通敵
金鑾殿上,大臣們大氣也不敢出,這是皇帝登基已來第一次當著朝臣發怒。
“今科所有考卷,從定捲髮卷封卷閱卷都未經林輔國之手,何來徇私舞弊一言?且閱卷乃朕親自監督,難道你們是說朕也跟著舞弊嗎?!還是說朕養得你們這一群言官只會見風就是雨,只懂構陷忠良?!”
被皇帝將摺子甩到臉上的言官嚇得直瑟發抖,卻死咬著唇,不說一聲錯。
至於滿朝大臣心中皆是譁然。
一個主監考官居然一丁點也未參與科考,這任誰能想得到,而且這又算是哪門子的主考官?!
但皇帝說出此言,自然沒有人再敢質疑林家兩位子弟中舉之事,那觸了皇帝黴頭的言官被連貶三級,外放為官。而順著這火,有幾位原本被參品行不端或是貪墨的五六品官員一起被點著了,皆被皇帝革職查辦的查辦,降職外放的外放。
雷厲風行的舉動,使得大臣們又在不停的猜測皇帝心思。
秋闈才結束,明年春闈後緊接就是殿試,屆時會有一批才子入朝為官,眾人一至認為皇帝這是為新人挪位置了。
如此一來,品階較低的京官們更是夾著尾巴做人,生怕自己在這風頭浪尖被人彈劾丟了官,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皇帝親自平息了舞弊流言,最鬱悶的不過是曹牧之。
他首先想到的是那言官根本不是他有意煽動為之,但卻是足於使得皇帝聯想到他身上。
他從來就沒有想過林浩祺得‘臭味’一事皇帝會不知情,但他敢做是因為知懂皇帝是樂於見到他與林老狐狸掐架的。
所以如今朝中只要有彈劾舞弊之事,便必然會讓皇帝覺得與他脫不了干係。
但這回肯定是林老太爺為報孫子得了‘臭位’一仇,不知怎麼挑動了他手下這言官。不得不說他算是折了夫了又賠兵,一點好處也沒討著。
可不管他如何不服氣,也不得不承認林家這兩年青人有著真才實幹,特別是林浩祺居然沒有受到‘臭位’的一絲影響。若是讓他在春闈上得了三甲,皇帝絕對會對這年青人委以重任。
想到此,曹牧之又是忌憚林老太爺一分,從來沒有覺得他能這樣難啃。
秋闈過後。林家又恢復了往常的生活。
兄弟倆繼續在墨竹居溫書。準備下一場的春闈。
林莞婉則還為尚書府大小瑣事繁忙,空閒下來便跑跑將軍府,著手縫製兄長與心上人的冬衣。林鴻志依然只上朝下朝。回府了便逗逗小兒子,很是滿足現在的生活。
一家子倒反是林老太爺越發見不著人,便是經常粘著他的林莞婉也多是入夜後才能見著他帶著疲憊回府的身影。
為此,林莞婉曾多次打聽他老人家究竟在忙什麼。卻都被他一句還待查證打發了。
但林莞婉知道他所查事必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