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祖母,便也不再多問。只是在吃食上更加用心,想著好好調理他老人家的身子,不至於太過費神思而有不適。

日子不知不覺間到了十月,西北那邊已傳了每四次捷報。林莞婉亦收到蘇昭珩長達五頁紙的信。

信上一慣來的報喜不報憂,只言他近況極好,戰事一切順利。再打下四座城池便勢必能逼得韃國正面交鋒。

說到正面交鋒,林莞婉的擔心也更甚。應該是說越接近年底,她心底的不安便越發濃郁。

前世蘇昭珩是臘月受的傷,正月不得不回京,按戰事進展,或許這就是他所說的與韃國正交鋒之時?

林莞婉再是焦慮也無法與人言,只能是在回信中再三囑咐,並將蘇昭珩可能受襲的臘月明確表示了出來。

正是她欲將回信交於杏兒送去之時,這日沐休的林老太爺差了人尋她。

將回信的事放下,林莞婉簡梳妝去了墨竹居。

林老太爺仍喜歡在二層小樓處理事務,上了樓就見他一如既往坐在書案前,眉宇間是這些日子一直未化去的沉凝。

“祖父,您找我?”行禮上前,林莞婉立在桌案旁。

林老太爺放下手中的筆,示意她到窗邊坐下,隨後也跟了過來。

“算算日子,是那小子來信的時候,他可有與你說前線是什麼情況?”

驚訝老人算得這般準,林莞婉如實回道:“肯定是報喜不報憂,而且我一個小女子,他又怎麼會和我說過多。”

林老太爺笑笑,“也是,按著這個趨勢,離大捷怕是不遠了。”

一說起戰事,林莞婉便覺得心間沉悶,岔開話題。“祖父尋我定然不是隻問這事吧。”

林老太爺這才從袖中取出已封了口的信,交到她手。

“你回信時將這個捎上。”

“這是……?”

感受了下信的厚度,少說也是得三頁紙,林莞婉不由得起了好奇。

她的祖父對蘇昭珩雖說不上帶著偏見,卻不見得會有這麼些話與他說的,這內容究竟是什麼?

林老太爺並未解答,只是問了個牛馬不相及的問題:“那小子八月初過的生辰?”

林莞婉愣了愣才點點頭。

見此,林老太爺眉宇間又出現那抹沉凝之色,林莞婉是越發的莫名。

而提及生辰一事,她也想到十月底便也是老人家的生辰,免不得請示準備如何操辦。

“不是整壽,且我也許久不曾辦過生辰了,那日府裡一切如常便是,不須要特意。”林老太爺毫不在意的淡聲道。

自從沒有了髮妻的生辰,他總覺是少了什麼,許是沒有人能再與他攜手到老吧。

林莞婉嘴上應了,心中卻覺林老太爺太過清寡了些,想著那時要怎麼不違揹他的意願,又好讓他開心開心。

到了林老太爺壽辰那日。林家雖沒有放出一點兒的風聲,但架不住有心人。

送禮的人從早上起便絡繹不絕。

林莞婉打理府中事務這些日,對林老太爺相熟來往的那幾家人已是非常熟悉,除卻這幾家的賀禮是悉數收下外,其它人送來的禮物都被放到一邊,準備改日回一份相等份量的禮過去。保持她家祖父廉潔的作風。

由於先前便有一切如常的吩咐,林家這日除了收禮外都是安安靜靜的。

林莞婉想了想還是吩咐廚房午間做了席面。東西兩府湊到一塊吃飯。當是與林老太爺賀壽的意思。

知道這是孫女的孝心,林老太爺難得去了嚴肅,與兒孫們吃了頓家常壽宴。

晚間。林莞婉在墨竹居留到林老太爺平素用宵夜的時間,到小廚房親自做了碗壽麵給林老太爺送了過去。

用筷子挑著粗細不一的麵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