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踏弩的威力果然非凡,但侷限性也非常明顯,只適合攻堅戰!

一旦遇到靠機動性保持優勢的遭遇戰,踏弩軍陣非常容易被沖垮擊潰,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擊能力。

而這次打金陵城恰恰是攻堅戰,踏弩箭陣為此量身定做。

且不說朱辰鈺。

多鐸派出尼堪,率領兩萬八旗軍,三萬僕從軍前去阻截自溧陽而來的明軍主力部隊,這支主力部隊由整編後的土司軍和部分西蜀軍組成。

與杭城的五萬土司兵不同,這支部隊是見過血的,經過了秦家軍的調教,戰力與董彥率領的精銳部隊不相伯仲。

桃花山一戰,繳獲了一批戰馬,這批戰馬一部分留給了朱辰鈺,剩下的部分則裝備到了這支部隊,約莫2000餘,加上土司軍原有的戰馬。這支部隊的騎兵隊達到了空前的7000人。有新式武器裝備,完全有能力跟尼堪的五萬人馬一決雌雄。

不過,這中路軍按照董彥的指示,並沒有貿然出擊,而是在探明尼堪動向後,在其必經之路上設下了埋伏。

尼堪是一員年輕的將領,不過三十歲左右,比較勇猛。年輕人嘛,有些傲氣是難免的,所以他帶兵就不那麼保守了。

一路直殺向溧陽,他認為明軍雖兵力強盛,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畢竟自己這兩萬騎兵可是精銳,沒聽說過八旗兵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嗎?況且,僕從軍還有五千騎兵呢!有祖傳的騎射功夫。何懼之有?

董彥的一萬五千精銳也是踩著點兒趕來的。畢竟有即時通訊系統加成。

中路軍將戰場選在了一處三面環山,一面面向平原的位置,山腳下一處小樹林邊上,7000多中路軍騎兵聚集在這裡。

為首的一員將官四十開外,面如冠玉,鬚髯飄灑;身著暗金色的甲冑,黑漆纓盔,胯下一匹黑色戰馬,皮毛泛著光澤,一看就是不凡。

這員將官是秦翼明的裨將,別看不是什麼出名的戰將,那也是跟著秦翼明身經百戰的,秦家嫡系。

秦翼明因為秦良玉病重,就請了長假,回石柱侍奉姑母。一切大小事情就交給了他的心腹。

盼望著,盼望著,清軍大將尼堪跑來了!轟隆隆的馬蹄聲震動大地,看上去好一副排山倒海的氣勢。

若不是玄衣衛的探子,明軍也不可能如此精準的守株待兔,這多虧了玄衣衛啊。金甲大將想到這裡不禁哈哈大笑。不知情的小兵還不明白為何上官笑的如此猥瑣,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

就看到對面的騎兵大隊,前一刻還氣勢洶洶,下一秒,就感到馬頭一沉,地面陷了下去。登時,清軍騎兵就像下餃子一樣栽倒坑裡。

陷馬坑,誰挖的陷馬坑!

“轟隆,轟隆”,沉悶的爆炸聲在遠處響起!

啊!娘啊,地雷!誰埋的地雷!

挖坑埋雷的丁壯早已退到後方。這是一個時辰前就準備好的。

清軍騎兵攻勢迅速衰退下去,這敵人的影子還沒看到先中了對方的機關暗算。

還好,陷馬坑和雷區很窄,八旗騎兵很快就踩平了,這一波下來就有一千人馬喪失了戰鬥力,另有幾百人掛了點小彩!

尼堪看的直皺眉,心中立刻高度警惕起來,敵人一定在不遠處!警戒!

金甲大將手捻鬍鬚,滿意的點點頭:“嗯,就是這樣,先把速度降下來!”

尼堪的騎兵隊開始繞過那一條“坑雷帶”,有陷馬坑擋著,兩萬人馬的大隊無法全體衝鋒,尼堪就感覺有點彆扭,當他看到前方橫亙的山坡時才驚覺大事不妙!

果然,金甲大將眼看時機成熟,大手一揮:“全軍出擊!”

嘩啦啦,咚咚咚,戰鼓擂響,令旗翻飛!明軍中路的騎兵大隊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