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發飆了。

尼堪發現敵兵衝過來,立刻命令全軍出擊,八旗騎兵也飆了起來!騎兵對沖,這是常用的開局,誰硬誰佔便宜!

只要將對方的兵團切開一個口子,就能把對方分割開,再逐一擊破就好了。

尼堪的想法是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這片戰場跟北方的平原完全不同,可供騎兵機動的平地非常有限,八旗兵無法跟敵人拉開距離,而且最要命的是敵方的騎兵裝備著兩樣東西,連臂弩和鐵盾。

這兩樣東西是中短距離作戰用的。一旦八旗兵準備彎弓搭箭射殺對方,連臂弩的扳機就會響起來,而且是十連發!

這就有個嚴重的後果,八旗兵被火力壓制,等緩過氣來,對面已經短兵相接,長柄馬刀一揮,一套帶走!

騎射功夫發揮不出來了,那就拼刀吧!騎兵白刃戰上演,一時間雙方傷亡大增。

有了那一片陷馬坑的干擾,尼堪手下的騎兵無法發揮數量優勢,被陷馬坑稍微阻擋一瞬,卻已經失了先機。

看起來就好像是一臺絞肉機在不斷的吞噬衝過去的八旗騎兵,而這些騎兵渾然不覺的飛蛾撲火。當然如果飛蛾過多,這火也頂不住。

恰在此時,明軍神兵天降,董彥來了!

從後方切入,角度十分刁鑽。

尼堪邊打邊退,有親衛護著,他倒是沒受到太多攻擊,而對面的主將也很識相,沒有殺過來跟他拼命。

忽然,大軍後方,一聲聲吶喊陡然響起,尼堪率領的步軍遭到了襲擊,一支騎兵衝擊了步兵陣型,片刻間就被衝亂了。

腹背受敵,清軍立刻軍心大亂,井然有序的五萬大軍亂成了一鍋粥。

眼看援兵來了,中路軍軍心大振,士氣高昂。除了騎兵之外,埋伏在山坡上的步兵也開始發起攻擊。

一時間旌旗蔽日,向著尼堪的軍隊殺去。雖然步兵打騎兵很吃虧,但那是在騎兵成建制的衝鋒時,而此刻八旗騎兵已被纏住,只能跟步兵短兵相接。

這就沒太大優勢了。特別是步兵隊也配有連臂弩,爆炸箭,拉近了明軍步兵與八旗騎兵的差距。

有心算無心,董彥率領的一萬五千精銳部隊,以弱勝強,把尼堪的僕從軍殺的四處逃竄。兵敗如山倒,只要戰鬥意志一垮,再多的人馬也是炮灰。

尼堪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他不敢賭明軍是否還有增援。

撤退!立刻撤回金陵!

眼見清軍有了退意,董彥有意識的指揮部隊讓出來一條退路。正所謂哀兵必勝,如果尼堪陷入絕境,恐怕會狗急跳牆。

:()穿越大明做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