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一絲不祥的味道,說這是重演世宗崇道而毀社稷的節奏。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道士這種職業在國家重要活動中都不能迴避。比如禮部許多負責曲樂的官吏,都身兼“道士”這一職業,更別說太常寺道錄司那種帶有濃郁宗教氣息的機構。
而且自從崇禎帝登基以來,連年天災,祈晴祈雨,禱病消災,都得道士出馬。只是崇禎並沒有像他祖爺爺那樣迷戀成仙,所以這些道士中並沒有再出現邵元節、陶仲文那般受寵數十年,讓外廷文臣感覺到威脅的人物。
也有人說這道人妖術了得,不該輕易放他到聖天子座前。然而反對者只是輕輕問了一句:真命天子壓不住假道人麼?
至於厚道人是否真的會行刺皇帝,絕大部分文官並不怎麼介意。相反,希望皇帝出事的人並不少。如今崇禎帝的皇太子朱慈烺才兩歲,皇后周氏寒門出身,若是小皇帝登基,對文官集團來說必然又是一個長達十八年的chūn天。
……
在約定覲見前兩天,有禮部官員和內廷的宦官來給錢逸群講解覲見禮儀,從不準凝視天子到不準放屁。舉手投足都充滿了各種光怪陸離的要求。錢逸群身為相府的貴賓,皇帝中旨召見的高道,自然不需要和小人物一樣戰戰兢兢反覆演練,只要看著就行了。
即便如此,也讓錢逸群深感無聊,時不時地出神物外,內中修煉。
終於等到了覲見當天,孫承宗本已備好了轎子。錢逸群卻執意要騎鹿過去。這倒不是為了標新立異,純粹是因為轎子又硬又小,坐著實在不舒服。
孫承宗也不強求,自己傳喚備馬,一路陪錢逸群覲見。級別到了他的高度,見皇帝也不過是遞塊牌子的事。作為三朝元老,兩朝帝師,崇禎怎麼也不會拒絕見這位孫師傅。
因為不是正式的朝見,在程式上比較簡單,一行人進了紫禁城直奔御花園。看來皇帝今天心情不錯,有意在室外走動走動。
因為拿了孫閣老的銀子。隨行的太監不免要照顧錢逸群一番:“跟天子走在一起的時候,背要躬,但不能駝。步子要乾淨利索,但不能快。眼睛要看路,但不能放得太遠。永遠都要落後皇帝一步,你可記住了?”
“你們這麼謹小慎微,是什麼緣故?”錢逸群邊點頭邊問那太監。
“嚇!你這說的什麼話!陛下是聖天子。老天爺的長子!”那太監瞪大了眼睛,“你敢對陛下不敬?”
“不敢不敢。”錢逸群呵呵一笑,再不理他了。
那太監討了個沒趣。也不說話了。
這一走之下,錢逸群才知道皇帝家的花園是什麼概念。若是放在吳縣,恐怕縣城都裝不下它。孫承宗年紀已經大了,開年的時候又帶病巡視北邊,回來之後還沒得到好好休養,走出了虛汗。
錢逸群探手一抓,將自身靈蘊送了些許過去,讓這位老人家的jīng神頓時好了許多。
“多謝。”孫承宗低聲道。
錢逸群沒有回答,在天子家裡,是不能隨便說話的。不過他更多的卻是震驚,因為孫承宗竟然沒有覺醒靈蘊!
這位神人一般的閣老,是個徹頭徹尾的普通人。能成為兵家首席、科舉榜眼、內閣輔臣……沒有半點討巧的地方。
“陛下就在前面。”那太監停下腳步,“看,正招手讓你們過去呢。”
錢逸群望向那個身穿明黃暗龍紋長袍,帶著烏紗帽的年輕皇帝。看得出來,這位剛剛過了二十歲生rì的皇帝十分辛苦,臉上帶著倦sè,面板乾涸,發sè之間閃過些許銀白,竟是早生華髮。
從中醫而論,這是思慮過甚。
從玄學而言,這是靈蘊不足以滋養身體。
錢逸群落後孫承宗一步,隨之上前。
孫承宗作揖叫了一聲:“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