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3天之內,這是在華爾街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2008年10月,金融危機向全球擴散,傳到歐洲,歐洲很多銀行應聲倒下。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不得不出面救助,冰島甚至面臨國家破產的危險,俄羅斯的股市幾乎全線崩潰。隨即金融風暴向亞洲傳播,隨後,韓國和巴基斯坦也都面臨著重大的金融危機。

至此為止,一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風暴已經席捲全球,幾乎所有的主要國家都未能倖免。

我最近剛剛去過一趟華爾街,參加一個金融方面的研討會,我看到紐約的街上似乎有一種風暴剛剛過去的平靜,或許是因為大選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但是你如果跟每一個華爾街人去交談的話,就會發現他們非常擔心自己的命運,每個人都惴惴不安。所以這個風暴的衝擊是非常實實在在的。

金融危機背後隱藏的三座冰山

提問:由美國次貸引發的金融海嘯席捲華爾街,危機背後隱藏的究竟是什麼?

祁斌:觀察美國這次金融風暴或者金融危機,我們看到最直接的誘因是次貸。但是事實上,我們可以把次貸危機比作海面上的浮冰,美國華爾街的金融泰坦尼克號往前開,它看到了浮冰,它想往後撤退的時候發現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水下還有三座冰山,第一座冰山就是美國的投資銀行,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它的經營模式發生了非常激進的轉型。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迫於競爭壓力及對利益的追逐,投資銀行把業務向前延伸了,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貝爾斯登這些投資銀行都紛紛開始轉型。也就是說,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美國前五大投資行業已經都悄悄地把自己變成了對沖基金。。 最好的txt下載網

華爾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2)

我們知道,在1998年的時候,華爾街發生了一個很大的事件,就是美國長期資本的倒塌,長期資本就是一個對沖基金,當時一個對沖基金的倒塌,就使得美國金融市場發生了很大的危機。那麼我們今天可想而知,如果這五大投資銀行悄悄地變成了對沖基金,這樣五個對沖基金突然出現問題,它對美國華爾街的震動將有多大,這是可以想象的。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這些投資銀行把自己的風險高度地放大了。比如說雷曼在倒閉前,它的槓桿率達到了30倍,其他投資銀行也比較相似。這麼一個高風險的運營模式,給它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像高盛在過去的10年中淨資本的回報率(ROE)達到了22�1%,摩根士丹利達到了19�5%。我們都知道,一般的金融機構,淨資本回報率都在10%左右。所以它們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當時社會上都在評論,說應該對對沖基金進行監管。但是10年下來,儘管這麼多人在呼籲,但是對沖基金仍然沒有得到有力地監管。這麼多的投資銀行變相地成為對沖基金,然後出了這麼大的問題,希望未來能夠有所修正。

第二座冰山;就是美國金融市場過度自由的監管和發展方式。全世界有關金融市場發展的模式或者創新的模式,一般來說比較典型的有兩種。我記得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跟我有一次聊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他說,這兩種模式:一種是東京模式,一種是紐約模式。他說東京模式和紐約模式雖然結果差異很大,但是它們實際的差別非常小,它們的差別僅僅就在於對證券的定義。在東京市場,一個證券被定義成股票或者債券,如果不是股票,不是債券,那麼日本通產省就要審批,這個審批過程可能會2~3年,也可能3~5年。所以在日本市場創新是非常慢的,而且日本市場被全世界公認為是比較沒有活力的市場。

另外一個比較典型的模式就是紐約模式。這就是說陽光下的任何東西,只要你上午想到了,下午一包裝就把它賣出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