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道太后給烏力吉嫁妝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去給太后“謝恩”,太后對衛琳琅一向不喜,泡溫泉又知道了康熙給衛琳琅那麼多私房,越發的看衛琳琅不順眼。這一次,自己賞賜了那麼多的東西,連個表示都沒有,太后不好說衛琳琅持寵而嬌,畢竟私自給烏力吉嫁妝的事情傳了出去,其他后妃和格格們那裡不好交代。
太后也有她擠兌人的地方,在閒話中說起,自己去泡溫湯還是沾了衛琳琅的光,這本是事實,高層妃子們也是猜測,但卻沒人敢說,低階嬪妃們猜都不敢猜。但是由太后宮裡傳出了這話,不是也是了,這下就把衛琳琅推上了風口浪尖了,尤其是貴妃和宜妃兩個緊跟著先後拜訪了衛琳琅,太后對貴妃和宜妃轉述康熙的話時也不是一個兩個人在場,宮裡向來沒有秘密,於是,衛琳琅在平靜了一段時間之後又一次高調了起來。
一些想要示好的妃嬪們也找到了各種藉口,一個個要麼結伴成行,要麼單獨來往,都專程上門拜訪衛琳琅,都想著和衛琳琅搞好關係,即使不很夠在出巡的時候沾光榜上有名,至少在這裡碰見康熙的機會也大些不是?衛琳琅向來不跟人結交,也不喜歡這種爾虞我詐的應酬,對妃子們上門干擾了自己平靜的生活不勝其煩。心裡也害怕,在這個節骨眼上,誰都低調的怕康熙前朝萬一不順心,遷怒到自己身上,偏這些宮妃們跟著湊熱鬧,生怕自己死的不夠快。
事情來的太突然,衛琳琅根本就沒有防備會發生這種事情,等妃子們上門,她又不可能趕人出去,談話中現出疲態都不能夠讓那些人主動告退,衛琳琅無法,只好裝作身體乏累,有昏暈的表現,才讓一幫子妃嬪們告辭。衛琳琅趁機關門謝客,又抄起了多年不用的招數,三五不時的請太醫上門,弄得跟真的一樣,連太后那裡都告假,不去請安了。
認命
太后看自己不順眼,由來已久,但是從來不會像這次似的過火,衛琳琅聽到了訊息,不清楚太后這次針對她到底為何,想了好久,自己和孩子們近期並沒有做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啊?在沒有弄清楚之前,還是不要去撞槍口的好,衛琳琅稱病,閉門不出了。
好在,康熙及時的過來給衛琳琅解惑了,當然,康熙在來衛琳琅這裡之前,在給太后請安的時候略略的提了一下:太后給烏力吉的嫁妝還沒有交給衛琳琅母子,這從另一面也是警告太后,事情做的有些過火了。
太后越發的惱怒了,康熙向來孝順,也就為了衛琳琅才會跟自己頂上那麼一回,自己果真連一個賤婢都不如?雖然不敢跟康熙發火,太后對衛琳琅使點手段還是可以的,太后憋了一肚子火,有機會就往衛琳琅身上噴,好在以後有貴妃和宜妃從中周旋,又有一些想要示好的妃嬪們幫忙打掩護,衛琳琅倒是也沒有吃過大虧,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衛琳琅看到康熙轉交太后送給烏力吉的嫁妝的時候,有點說不出的怨氣在心頭,遲遲的不肯接那所謂的“嫁妝”。自己的女兒就是光身出嫁,也不差這種帶著怨氣的陪嫁,要是收了,還怕連累女兒嫁人後在婆家也受氣呢。衛琳琅面無表情的婉拒道:“烏力吉還小,嫁妝一事提的過早了,還請皇上還給太后的好,等烏力吉長大有幸嫁人的那一天,再給不遲。”衛琳琅是氣急了,說話有些不好聽,不僅拒絕了太后的禮物,連烏力吉都受了牽連。
康熙知道衛琳琅心裡不舒服,平白的遭受這些無妄之災,只是沒有想到她這一次如此的生氣,當初接自己給烏力吉嫁妝的時候她可是連推辭一下都沒有,可見太后做的也過了些,康熙嘆了一口氣,他好心辦壞事,原以為可以緩和一下太后和衛琳琅之間的關係,誰知道卻越弄越糟。太后幾十年如一日,有些拙的糊塗,自己小時候在她身邊長大,對她的性子也比較瞭解,再說,就算不看她本人,還要顧及孝莊的面子,孝莊臨死把太后託付給康熙,就是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