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自己可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做個閒散王爺還行,當皇帝麼?太不自由了。
宜貴太妃急紅了眼,也不管康熙是真心還是試探,替胤禌回絕道;“胤禌的身體剛好些,我可不願意他累壞了。”她服侍康熙幾十年,只有這三個兒子傍生,胤禌差點就沒有保住,越發是她心尖上的寶貝,康熙野心大就算了,何必強迫兒子們也人人如此?宜貴太妃的語氣有些衝,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還是自己心疼。男人們只知道野心,掠奪,建國立業,那裡會顧及母親妻子們在家裡日夜替他們擔心,即使是幹成了事業,也忙的一天到晚見不到幾次面。操心勞力的打下江山,為他人做奴才管理家業,反而忽略了自己的家人,還搭上一條小命,可不值得。
唯一一個愛折騰的胤禟都不願意遭這份罪,宜貴太妃更不願意胤禌受這個苦了,康熙看似風光,可每天批摺子都要熬到深夜,他健碩的身體受得了,胤禌可一點也熬不起。宜貴太妃對胤禌付出的最多,極擔心他的身體,生怕康熙強他跟哥哥們一樣,建國立業,有些後悔自己這次的出行了。
康熙終於洩氣,胤祺哥仨不愧是一個孃胎裡出來的,一點不像自己的兒子,除了胤禟還有些野心,可是也只知道跟著胤禩後面跑,一點單幹的意思都沒有。
“算了,算了”,康熙擺了擺手,表示放棄,“兒孫自有兒孫福,我也不管了,你們愛做什麼做什麼吧?”
宜貴太妃噓了口氣,連胤禩都悄悄的動了動腳,好久沒有跪這麼久了,腿麻了。
一直關注著胤禩的衛琳琅皺了皺眉頭,提醒康熙道:“孩子們還跪著呢,趕緊讓他們起來吧。”
康熙一抬手,示意胤禩他們起來,吩咐道;“你們自己去忙吧,不用服侍外面幾個了。”
康熙說的不用伺候,到了晚上,又派人把胤禩找來,也不說廢話,直截了當的問:“胤禛那裡的情況真的壞到了那種程度嗎?”
高麗之行
胤禩有些心虛的看了康熙一眼,解釋道;“皇阿瑪,高麗自古就是受中原文化影響,至今為止還尊著前明,對滿清一直是貶低排斥的。若不是迫於大清的壓力,四哥那裡還不知道會不會更糟糕呢?四哥會選擇了那裡,兒子也沒有想到,事到如今,也不好說什麼”。高麗自古就是大清的屬國,皇室和老百姓深受中原文化影響,十分注重傳承和正統,對於異族很排斥,要不是迫於大慶的壓力,高麗的軍隊絕對會在明面上跟胤禛抵抗到底,如今轉作了地下,暗殺偷襲不斷,讓胤禛□乏術,根本無力騰開手來治理空蕩蕩的高麗。胤禛的部隊還沒有到高麗,有錢的貴族和富戶就透過各種渠道逃亡到了國外,剩下一些愚昧的老百姓更加容易受到高麗皇室的挑撥,加重了胤禛推廣各種惠民政策的困難。
只是胤禛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雷霆手段和懷柔政策同時施展,首先控制了買賣進出口,一些貪圖銀錢的商人不得不屈從於胤禛。胤禛給他們一些蠅頭小利,慢慢的獲得他們的信任,讓自己的人也融入其中,散步有利於自己的訊息,漸漸的擴大影響,居然也逐漸的收買了一些人手,獲得了微弱的人心。
胤禛的手段不亞於胤禩,他辦差早,接觸的事物也多,治理國家的經驗比胤禩更加豐富,只是他選擇的地反實在不利於外族人統治,讓他看上去有些狼狽。
想想大清,用了幾代人的努力才勉強在漢人心中留下一點地位,還是用“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樣的手段,不得不讓漢人屈服。而胤禛只用了短短的幾個月,就有此成就,不得不讓胤禩佩服。
胤禛那裡的情況會整成今天這個樣子,恐怕不乏弘旺的手腳,要是他肯下死命令或是對高麗的態度鮮明些,部隊的將官們也不敢對胤禛的命令陽奉陰違,高麗皇族也不敢這麼跟胤禛下絆子。胤禩嘴巴張了張,到底沒有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