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麼,大清已經交給了弘旺,他並不想指手畫腳的干涉太多。
康熙最看不透的兒子非胤禛莫屬,最對不起的也是他,“胤禛挺聰明的一個人,怎麼會如此昏頭呢?”康熙感慨了一句,揮揮手讓胤禩退下了,胤禩已經做的仁至義盡了,康熙也沒有想到胤禛會選擇高麗,那不過是一個彈丸之地的小國家,並不利於將來的發展,還跟大清接壤,難免讓弘旺和大清百姓人等猜忌他的用心。
開弓沒有回頭箭,胤禛已經選擇了那裡,情況又如此的糟糕,要是任由其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康熙雖然放不下胤禛,可是也怕胤眩�拓返i這裡出了岔子,心裡計劃著高麗之行,表面上不動聲色的觀察著胤禩對待胤眩�拓返i的態度,生怕胤禩臨時反悔,胤眩�拓返i步胤禛的後塵。
胤禩性格敏感,也猜到了康熙的心思,可是行軍打仗不是兒戲,雖然他早早的寫信讓胤礻我練兵,富察氏和胤禟安排糧草,可是到底時間急促,準備不足,胤禩還想跟衛琳琅多處幾天,也沒有特別的催促。雖然是借兵給胤眩�拓返i,行動指揮也由他們做主,可是刀槍無眼,胤禩可不放心讓他們兩個人領兵打仗,這兩人身份特殊,萬一出個好歹,他渾身是嘴也說不清。就算是不能夠打下半寸土地,也要囫圇個的把人給帶回來,自己死都沒事,他們兩個可不敢有半點損傷。
胤禩已經打定了主意,這一次出兵,他一定是要壓陣的,自己也有三四個兒子,弘旺繼承了大清,弘蛟和小兒子也不能夠沒有自己的國家,反正是搶別人的地盤,也不在乎多搶一點了,給他們也留一塊土地傍生。
如此一來,跟衛琳琅剛剛相處,就又要出征了,別的不怕,要是提起自己上戰場,就怕衛琳琅擔心,那次安娜說漏嘴,告訴衛琳琅自己受傷的事情,衛琳琅隱忍了十幾年,上一次見面非要胤禩脫衣服驗傷,見到胤禩身上早已經長好的疤痕,還是哭的差點厥了過去。
等衛琳琅緩過氣來,要挾胤禩從此遠離戰場,永不打仗,要不是恰逢康熙過來打斷了衛琳琅,胤禩當時就答應了衛琳琅的要求。
胤禩探了口氣,女人,尤其是母親,是看不到兒女們受半點傷害的,即使時過境遷,看到孩子們身上的傷痕時還會憂心忡忡,懼怕不已,怎麼會在明知道有危險的情況下,還放兒女們上戰場呢?
誰知道風水輪流轉,當時被逼離開大清南征北戰也是萬不得已,如今自己已經高高在上,沒有了任何阻礙,更加犯不上爭強鬥狠。可是為了安置胤眩��牽�膊壞貌簧�櫫刻浚�羝鷲秸��掛�厴險匠。��硬桓椅懶綻盤嶙約閡�芯�蛘痰氖慮椋��撬盜耍�共恢�牢懶綻嘔崛綰蔚P哪兀�
衛琳琅有康熙看著,又素來不大過問政事,她倒是知道胤禩借兵給胤眩�拓返i的事情,想到前世歷史裡胤眩�拓返i的結局,衛琳琅倒是很欣慰胤禩的做法。至於戰爭會不會讓西方的格局發生改變,人員傷亡,生靈塗炭等後遺症,衛琳琅自動忽略了,也是她從來沒有見過戰爭的場面,電視上雖然恐怖,卻始終無法跟現實比擬,何況,胤禩的安民政策做的很好,當地的土著人和後來移民過來的部分沙俄人,都把胤禩當做了救世主,替他歌功頌德,欺騙了衛琳琅的同情心。
這也怪不得胤禩蠱惑民心,世上總是窮人多,何況當時的西方社會跟大清又有不同,他們還處在奴隸制時期,貴族只是少數,統治著國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平民和奴隸,普通平民的生活還稍微好一些,奴隸們的生活過的豬狗不如,尤其是那些被非洲販賣來挖掘金礦的黑人後裔,簡直就是他們的生產機器,沒有半點人身自由。
胤禩搶佔人家的國家,損害利益最多的自然是那些貴族們的利益,對平民和奴隸們實行優撫政策,不僅廢除了奴隸制度,還給他們人生自由,還人人都分配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