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李隆基便知道;這就是光王李洽和壽王李清之前對他稟報時所言;杜士儀說的替補了。
至於參戰的這一隊吐蕃人;原是從西邊跟著一支商隊過來;在這一年馬球賽中打得上下無敵手的常勝隊伍。儘管如此;因為每年參加過馬球賽的人;多數各有任用;下一年便不能再上場;故而他們雖則志得意滿雄赳赳氣昂昂;但今日得以前來觀戰的人卻都知道;這場比賽的結果還不好說。
光王李洽是皇子諸王之中騎射最佳的;竇鍔不但胡騰舞跳得好;因為身形敏捷;馬球也打得好;姜度在這上頭更是子承父業頗為不凡;壽王李清固然因為最年少;可大約因為李隆基好馬球;他在這上頭也沒少下功夫;再加上近來風頭正勁的杜士儀;每個人都覺得今天的比賽興許會很有看頭。
這會兒;諸王三三兩兩聚在一塊;皇太子李鴻便和鄂王李涓;忠王李浚並肩而立。身為儲君的李鴻見李隆基召了杜士儀過去正在說什麼;臉上不禁流露出了相當複雜的表情;一不留神就錯過了李涓的話。好在忠王李浚看出了兄長的走神;當即於咳一聲道:“雖則今日下場之人僅論球技;未必在那些吐蕃人之下;可馬球講的是彼此配合;不是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結果如何還真的是不好說。”
李鴻這下子終於回過神來;再次往那邊廂看了一眼;一想到父子君臣的距離;竟還遠過外臣;他心裡便好似火燒一般;遲疑片刻方才強笑著說道:“八弟素來勇猛;他既然自告奮勇;說不得是有所成算了。”
李涓卻知道今日這場馬球賽背後的角力;此刻便聳了聳肩道:“忠哥所言不是沒有道理的。說實話;別人也就罷了;聽說杜中書本來已經當面回絕馬球打不好;可卻被八弟和十八弟硬是趕鴨子上架。要我說;他身旁那位不知道來自何處的勇士若是上場;興許還更可靠些。”
別人是如何評判自己的;杜士儀此刻無心理會。身在御前;他自然而然就換上了絕無破綻的溫文爾雅面具;幾句君臣奏對的老套之後;聽到李隆基開口問自己背後的人;他便讓開一步;笑著引見道:“陛下;這是臣任代州長史時;拔擢的河東節度掌書記張興張奇駿。我離任之際;本打算將其引薦給河東節度使宋大帥;沒想到奇駿從未來過兩京;寧可暫時解任到洛陽來一覽東都風采;我也只好隨了他。”
“哦;竟然是你的掌書記?朕看他的身材;還以為是你不知道從哪裡招攬來的勇士”李隆基也是第一眼被張興那魁梧的身材給吸引住了;聞聽竟然是文官;他不禁生出了更多的興趣;“看張卿身量;不遜於戰場勇將;弓馬可精熟否?”
平生第一次進皇宮大內;第一次見天子;張興自然難免緊張。杜士儀在兩日之內緊急培訓丨了一下他的禮儀;再加上他本來就是越大場面越能夠把持得住的;這會兒便沉住了氣;恭恭敬敬行禮答道:“陛下;臣自幼隨同軍中退職校尉精研弓馬;勉強還算精熟。至於這身量;是因為飯量實在是太大;若是放開肚子吃;一頓鬥米;肉十斤不在話下。故而從前一度隱居雁門山讀書;山中飛禽走獸被臣禍害殆盡;若非杜中書慨然相助;只怕欲求一飽尚不可得。”
“哈哈哈哈”李隆基終於忍不住大笑了起來;他欣然頷首道;“那有何難;若是你今天能夠好好表現一場;朕就賜你美酒佳餚這樣吧;杜卿如今官居中書舍人知制誥之重;馬球場上比拼的卻是馬術和技巧;萬一他受了點傷;到時候朕豈不是要痛失一大臣?他既然帶了你來;今日你便全程替他下場如何
之前杜士儀就提過天子極有可能會做這樣決斷的可能性;還著重指出;若要達到這個目的;他就得盡全力引起天子的興趣。此刻見事情果真如此;張興一面佩服杜士儀的先見之明;一面慨然應諾道:“臣必定盡心竭力”
今日之事是武惠妃早就籌劃好的;只要杜士儀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