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這位釋天生上業大,而且還是在讀,經理,您想想,真有這樣的人會來咱們這種地方應聘嗎?所以,我敢大膽斷言,釋天生九成以上是董事長派來考察咱們人力資源部工作情況的特派員,故意把學歷寫的那麼低,回答的問卷又亂七八糟,連普通人都比不上,為的就是麻痺咱們的思想,不引起咱們的注意,從而暗中考察咱們的日常工作,再回去向董事長報告,您看是不是這個理?”南懷仁問道。

常言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們在分析問題的時候總習慣於把自已代入到裡邊去思考,從而得出自已認為合理或不合理的結論,而此時南懷仁就正在做這樣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一章 養虎遺患】………

,聽完南懷仁的分析,朱炳文真的含糊了。

自家是自家知,不要看朱炳文在下屬面前吆五喝六,好象多威風似的,但他知道自已是一塊什麼料。大公司裡的職務升遷無非三種,一種是真材實料,為公司創造出成績的人,為了留住人才,令其揮出更大的作用,公司才提升其職務,待遇等等;一種是熬日子熬出來的,所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沒有疲勞,還有牢騷,在公司幹了很多年,雖然沒什麼才能,沒有什麼搶眼的表現,但兢兢業業,任勞任願,公司一樣會給予相應的職務調整,做為其為公司付出的鼓勵;第三種則是既沒有真材實料,又沒有什麼資歷,就靠著溜鬚拍馬,拉關係,走後門兒上去的。

到這三種透過不同方式升職的員工,他們的心態也是不盡相同的。第一種自信心最強:沒辦法,誰讓人家有真本事呢!這家乾的不順心,大不了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說不定幹得更好。第二種其次:公司的展是他們一天天的辛苦工作才實現的,現在的位置是他們多年付出的回報,坐在上面他們問心無愧。至於第三種,則是最難安心的一群人,因為他們靠的是關係而不是實力,憑的是人際而不是功績,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他們的靠山支柱沒了,或者靠不住了,他們的下場會是怎樣?

非常可惜的是,朱炳文就是這第三種。他之所以能坐在今天的這個位置既不是因為他能幹,也不是他資格夠老,而是因為他能拍。

早的時候,他只是銷售部的一名小小職員,業績平平,每個月的成績總是排在倒數第一名,時刻面臨著被辭退的危險。但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在一次公司組織的旅遊中,他和現在集團的總經理黃有志坐在同一輛車裡,聊了一通之後,居然讓黃有志對他有了好感,有了這位集團中的實力人物幫忙,朱炳文自此之後平步青雲,一路連升,最終坐在了今天這個位子上。

按理說黃有志現在正當權,而只要黃有志在,他人力資源部經理的位子就不會動搖,可問題在於黃有志上面還有黃海濤,而黃海濤對他這個火箭提拔上來的中層幹部並不滿意,如果不是看在黃有志的面子上,不想讓集團高層領導之間出現裂痕,他這個經理早不知道被撤了多少回了。

不過話雖如此,前幾次之所以沒被撤掉,一方面是因為黃有志替他說話,別一方面也是黃海濤沒有抓住他太大的把柄,所以才僥倖過關,假如真的讓黃海濤找到了確實有力的證據,只怕黃有志也沒辦法保住他。

按照南懷仁的分析,這個釋天生很可能是受黃海濤特派前來考察他工作的人,事實若果真如此,剛說明黃海濤已經開始考慮把他從人力資源部經理的位子上趕下去!

想到這裡,朱炳文冒出一身冷汗。

“那現在該怎麼辦?把他淘汰掉?”朱炳文說道。

眼不見,心不煩。黃海濤不是要在用釋天生來考察他嗎?自已乾脆來個一了百了,直接把這個釋天生netcaL掉,看他還怎麼來監視自已!

“不行,不行,經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