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之間,有著太多的過往,太多的難以言說。

從最初的相識,到如今在這朝堂之上的並肩“作戰”,一路走來,充滿了艱辛與無奈。

多爾袞微微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堅定,“臣會慎重考慮,再予以推行的,請皇太后放心。”

他放下奏摺,又拿起另一封,“還有這多鐸從河南送來的摺子,言及在河南遭到地方武裝的襲擾,讓其損失萬餘精銳,陷入被動局面。

我已決意讓其留下部分兵馬後改道自北直隸去往山東,儘快南下,趁南明現下內訌而一舉滅之。”

多爾袞對於多鐸軍報中提到的那支所謂的夏軍地方勢力不以為然。

雖然多鐸在軍報中強調對方火器的犀利和戰力的強勁讓多鐸憂慮萬分,但多爾袞卻是沒太放在心上,明軍火器難道還不厲害嗎?

但最終還是敗亡在他八旗大軍的鐵蹄下。

現在滿清已經建國,並已入關,整個北方都被大清佔據,一個小小的地方勢力,能有多厲害?

這支地方勢力突然膨脹得厲害,不過是多鐸新收降的李際遇降兵又復叛過去所致。

但現在卻被多鐸說的好像他們一下子就變得特別厲害了。

他知道這些說辭不過是多鐸為自己輕敵大意而至這些前明降軍復叛而找的藉口來搪塞自己。

“唉!”多爾袞在心底長嘆一口氣,想著:自己這個弟弟,時刻都是謹小慎微,不過這樣也好,省得自己操心了。

布木布泰微微頷首,“你考慮得周全。

只是如今皇帝還年幼,這江山社稷,全靠攝政王你多費心了。”

她的語氣中,既有感激,也有幾分無奈。

作為太后,她雖身處高位,卻也有諸多身不由己。

兩人又就一些軍政要事商討了許久,不知不覺,天色漸暗。

暖閣內,燭火搖曳,將他們的身影拉得長長的。

那些未盡的話題,在這寂靜的夜裡,彷彿也在等待著明日的決斷。

而這紫禁城裡的秘密,也如同這夜色一般,深沉而神秘 ,不知還會在歲月的長河中,演繹出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洛陽的多鐸幾日後收到了多爾袞的軍令,軍令要求讓其留下一支兵馬繼續分化拉攏剿殺這些各地的武裝勢力外,大軍繞路大名府迅速從山東南下趁南明內訌迅速滅了南明弘光朝。

並對多鐸和碩塞進行了斥責,將碩塞剛升上沒多久的多羅郡王降為了多羅貝勒,以示懲罰。

除了這些,並未有針對夏軍隻言片語的安排和交待。

這讓多鐸有些失望和沮喪,他已經上了兩次摺子了,言及南明小朝庭不足為懼,當務之急是優先調兵剿滅這盤據在河南山西之地的夏軍才是重點。

可多爾袞的構想卻不僅僅是軍事,他還有政治考量。

無奈多鐸只得遵令行事,遂決意留下自己的大將圖賴在此繼續牽制夏軍。

自己則帶領大軍調頭北上準備自孟津渡過黃河,再從懷慶府經大名府去到山東。

清軍突然間的大舉調動,讓登封前線的周雲心生警惕,不知其圖謀為何?

他不停的催促方雲海的暗影及軍中的各哨探,迅速打聽清楚,清軍的目的是哪裡。

當傳來多鐸清軍退往洛陽後,留下一支三萬餘兵馬駐守在洛陽,其餘大軍北上渡過黃河去往懷慶府。

周雲嚇的汗毛倒豎,這是清軍準備誓必全力拿下澤州了?

另外暗影司從北方傳來情報,言及清廷又派了三萬大軍由洪承疇率領,南下協助多鐸。

更是讓周雲如坐針氈,趕忙傳信孫明遠讓其收縮防線,死保澤州不失。

同時留下吳初率領三萬兵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