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朱江召集馬奎和趙治進進行總結。

“這次沒有達到戰鬥目的,主要責任在我,我們沒有完成包抄的任務。”

馬奎首先表態。

“我也一樣,我也沒有完成包抄的任務。”趙治進也跟著表態。

朱江見他們以為是要追究責任,知道他們誤會了。

“你們誤會了,今天不是追究誰的責任,你們本身也沒有責任。”

朱江首先安慰兩人。

“我們的目的,本來就不是消滅國軍,這次這個結果相對最好,雙方的損失都不大。儘管如此,我內心都心痛戰死的弟兄,包括國軍的人。

我本身是希望國軍知難而退,現在他們碰了釘子,就這麼退回去,也好。

國軍本身就沒準備和我們硬幹,一旦發現打不贏,他們隨著準備著撤退,這種情況下,要圍住國軍,是很難的 ,所以不是你們的責任。”

馬奎和趙治進兩個這才放鬆下來。

“國軍如果總是打不過就跑,那我們不可能有什麼辦法 ,但這樣他們自己也成不了氣候。我們的對手並不是國軍,我們的目標是控制地盤。我們這次為政府軍出兵的目的就是要趁機進入東撣邦的其他地域。

既然國軍跑了,我們就順勢向東佔據孟陽勐拉,再向北佔據邦康,叫唐林的人從果敢南下和我們會師,把整個薩爾溫江以東全部控制在我們手裡。

只要我們控制東撣邦的所有城鎮和交通要道,以及所有戰略要地,逼得國軍要麼和我們決戰,要麼離開撣邦,等國軍的勢力全部離開撣邦,我們就和政府軍攤牌。”

經過分析研究,決定派趙治進下面的團長李興國帶著兩個營的人北上邦康,剩下一個團由趙治進親自帶著前往東邊的孟陽和勐拉,控制當地之後,在當地駐軍,土司如配合,按照霍班協議處理,土司如反抗,則按照孟甘和果敢模式處理。

馬奎的人馬則以孟帕亞為中心,在緬老邊境也即湄公河沿線活動,壓縮國軍活動空間,最終逼迫國軍退出緬甸,進入寮國境內。

朱江則坐鎮孟帕亞,掌握全域性。

與此同時,孟帕亞一戰,對國軍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第五軍在孟帕亞敗退下來 ,退往殘軍的總部“江口”。

江口在緬老邊境緬甸一側,是湄公河上游深山峽谷之中的一塊山間平地,本身這裡有一個傈僳族寨子,國軍撤軍後,未撤離的人就找到了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小山寨,在這裡駐紮下來。這裡就成了孟薩之後,殘軍在金三角的第二個總部。

留下來的殘軍總指揮叫柳元麟,他是浙江人,深受上面信任,但和手下的雲南籍軍官一直不睦。

柳元麟把殘軍總部設在江口,將殘軍命名為雲南人民反攻志願軍,這當然是掩耳盜鈴的做法。

殘軍之所以留在金三角,根源還是有些人還在做反攻的白日夢。

第五軍回到江口總部 ,把遭遇朱江的部隊的情況告訴了總部。

兩百多被俘後被放回來的國軍士兵也跟著回到總部,這些丟失了武器計程車兵,非常明顯的體現了部隊的慘敗。

第五軍慘敗的訊息震驚了整個殘軍總部。

朱江的身份很快就調查清楚了,還包括馬奎的身份。

當時做為國軍代表的雷雨田,被反覆詢問不知道多少遍,同樣的話,雷雨田也不知重複了多少次。

雷雨田說的話也被分析了無數次。

朱江的突然出現,打亂了殘軍的計劃。

殘軍的領袖們個個都精明過人,他們都明白朱江是金三角突然出現的新勢力。

而且第五軍經過交手,明白了朱江的實力,遠不是緬甸政府軍所能比的。

而且,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