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藝術的眼光(4)
上述是初步的練習。最後,我們更進一步來談藝術的眼光。
前面說過:藝術的眼光是直線的,非藝術的眼光是曲線的。故藝術的眼光對物象是“看見”,非藝術的眼光對物象是“想見”。
更進一步來討論:藝術的眼光對物象也可以“想見”。不過這“想”仍是直線的想,不是曲線的想。
什麼叫做“曲線的想”與“直線的想”呢?答曰:想見物象的作用及因果關係的,叫做“曲線的想”。不管它在世間有何作用,對世間有何因果關係,而一直想起它的本身的意義的,叫做“直線的想”。
舉幾個淺顯的例來說:例如花,是藝術上常用的好題材。其所以能成為好題材者,乃藝術家對它的看法與感想不同之故。若用非藝術的眼光看花,所見的只是果實的成因,植物的生殖器。這便離開了花的本身,轉了個彎,轉到花的作用或因果關係上去。藝術的想法就不然,不想起花的作用關係等,而一直從花的本身上著想。所見的才是花的本身的姿態。詩人所見便是這姿態。例如寫梅花,曰:“暗香浮動月黃昏。”寫桃李曰:“佳節清明桃李笑。”寫荷花曰:“微有風來低翠蓋,斷無人處脫衣紅。”不想梅子,桃子,李子以及藕和蓮蓬,而專從花的本身上著想,才真是為花寫照。
又如月,若用非藝術的眼光看,也只是地球的衛星,陰曆月份的標準。這便離開月的本身,轉到它的作用關係上去。藝術的想象就不然,專就月亮本身著想。故詩人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六朝舊時明月,清夜滿秦淮。”這才是為月本身寫照。這種寫法,對於讀者有多麼偉大深刻的啟示!
畫友(1)
———對一青年習畫者的談話
要學畫,當然要入學校或從先生。好像你的畫術全是學校或先生所授與的。但在實際上,我以為不盡然。和你一同學畫的朋友,對於你的事業常盡著更切實體貼的輔導之責。先生只指示你學畫之道,朋友則和你攜著手去走。先生給你的是有形之教,朋友給你的是無形之教,所以你倘把有形的學費送給你的先生,應該把無形的學費送給你的畫友。
試想你的習畫生活中,畫友給你的幫忙一定不少。你家裡的人大都不能瞭解你所保藏的靜物寫生模型的好處,要譏笑你“年紀這樣大了還弄玩具”。但和你一同習畫的朋友一定不譏笑你。非但不譏笑你,又能賞識你的收藏,或者幫助你的收藏。譬如你的弟妹們,都歡喜收拾香菸裡的畫片。那些畫中印著的是摩登美女,電影明星,《三國志》,《水滸》裡的人物。畫法非常幼稚,你是不要看的。但你無法阻止你的弟妹們的收集,無法勸導他們捨棄這種畫片而來歡喜你所歡喜的繪畫。你只能對你的畫友訴說這種畫片的幼稚和弟妹們的美術教養的貧乏。只有你的畫友來了,才會陪你到街上的紙馬店裡去,選購鄉人們祀神用的財神馬,蠶花馬,灶君馬等神像來當作木版畫欣賞。品評它們的線條,賞鑑它們的圖案。鄉人們買這種神馬,是有定時的。年頭上財神馬上市,春間蠶花五聖馬上市,年腳邊灶君馬上市。在不上市的時間去買這種神馬是特殊的,會一齊並買各種的神馬,更是異端的。倘沒有你的朋友同去選購,你一定被那紙馬店裡的人視為瘋狂。有你的朋友同去,共相品評而選擇,可以減少你這種行為的奇異性,給你不少的方便。中國舊時的木版畫有不少是很可觀的。只有你的朋友能幫助你向各處去探尋這種埋沒著的木版畫。所以你不可不把無形的學費致送你的朋友。
又如你到室外去覓畫,假如獨個人去,你將感到孤寂;假如跟了你的非畫友同去,你將感到更多的不方便。他會引導你到豪奢的洋樓前,富麗的花園裡,盛稱這是可以畫的景緻。又會勸你到名勝古蹟的地方,盛稱這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