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方便出面,原來現切現賣的滷味就由林採微來切,雖然林採微已得雷曉飛雷“刀王”的七八成真傳,但因買的人太多,滷味怎樣都供應不上,最後,還雷曉飛在加工場那邊幫忙切了一籮筐過來才解圍。

“好味道”小吃店第一天的銷售情況,只能以戰果輝煌來形容,因為銷售火爆,連負責從加工場運貨到小吃店的錢管家,也差點跑到腳抽筋。

晚上,雷曉飛、丹楓、周學士、高峰和丹霞她們三女集中盤點“合作社”當天的戰果後,都不由地大吃一驚,全部都愣住了,連丹楓和周學士兩個久經風浪的人都不能倖免。

“合作社”當天的經營,剔除成本後,共有五百多兩銀子收入。這收入,已相當於二品官丹楓半年的俸祿。

才上了一半經營專案的“合作社”,一天就能賺到這麼多錢,如果每天有今天這樣的進項,單是客棧和小吃店的收入,就可以在短短的幾十天內把合共投資的成本收回。所以難怪眾人在愣完以後,都用看怪物似的眼神望著這“合作社”的始作俑者雷曉飛。

其實,雷曉飛對今天的熱賣也有點估計不足,雖然他預計銷售情況會比番山墟的小吃店開張時好,但也想不到竟收入了番山墟的小吃店開張時的三倍利潤,看來他要重新估量穗城人的購買能力。

第220章再引熱潮

小吃店成功執行後,雷曉飛就全心全意投入了“合作社”的食檔建造專案當中。

食檔的建造面積較大,而且建造難度也較高,以致進展緩慢。雷曉飛設計的食檔,呈“回”字型。他之所以設計成這樣,有兩個原因,一是為了美觀;兩是為了食客分散,因為食檔有一大半建在湖上,所以如果食客太集中了,就要全面加固,增加建造難度。這“回”字型的設計佈局,既可以減輕壓強,又達到美觀的效果。

靠岸的那一邊建造面積最大,佔三百平方米,這一邊最好建,因為它有一半在地上,所以這一邊在周家父女的共同努力下已完工了。而剩下的三邊就麻煩了,因為要懸空操作,所以難度較大,讓周家父女也一籌莫展。

雷曉飛到現場後,沒有急著動手,他先觀察了一會,然後勾頭想了半天,終於讓他想出了一個加快工程進度的方法。他先讓人在柱子合適的位置上紮了一根橫杆,再把做食檔地板的竹子紮成竹排,然後讓人站在橫杆上,把竹排傳過去,在劃定好的位置上紮緊,最後再逐一加固,這樣一來,食檔懸空的那三邊,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做好了地板,站在地板上做其它工作就方便多了。解決了這一道難題後,食檔的建造速度就快多了。雷曉飛的機動靈活,又讓周家父女大大地佩服了一把。

經過兩個多月的苦戰,食檔終於完工了。因為先有客棧,後有小吃店的轟動效應,“合作社”的名氣已是窗外吹喇叭——名聲遠揚,當雷小哥的宣傳才鋪開,客人已經聞聲過來查詢、訂座,食檔開張那天,更是引起了穗城的一次轟動。

食檔還是取名“果然好味”。開張的那天,食檔門前足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因為一百多桌的座位有大半已經訂出,剩下的小半座位才一下子就被掄光了,搶不到座位的人不甘心,就站在門前等第二輪,人人都爭著要嘗試一下雷小哥宣傳廣告中的邊炒邊吃的菜。

為了應付開張,雷曉飛之前已花了兩天做準備,並且,開張的前一天還做了個通宵,以為準備足夠充分了,誰知還是計劃跟不上變化。他看形勢不對頭,只好臨時再讓人搭建了十個簡易的大火爐,把所有學了兩個多月的預備廚師都派了上場,才勉強應付了這一天的食客。

結果,這一天食檔的一百多桌中,最少的桌子也輪了四輪,做得我們的廚房總監雷小哥和副總監林採微姑娘都差點斷了氣,連晚上結帳的工作都已無力去做,只好交給周才女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