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衙出公文到刑部後,刑部就先把此案具結了吧。”

即便是地方上人犯的處決,都需要把卷宗移交刑部,再由皇帝勾決之後方可執行。

舉國關注這麼大的案件,更得嚴格把這個流程走了。

“遵旨!”

這意見是暴昭提出的,他當然沒啥可說的的,顧佐在從朱允熥口中知道了後面的一些謀劃之後,倒也很快答應了下來。

應天府衙的屬吏儘管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出具個一般形式的公文也還會是可以的。

顧佐從宮裡回來出去第一時間便尋了個老道的書吏沒用半個時辰便弄好了,之後又立馬蓋了官印派人送到了刑部。

這畢竟都是在御前已經定好的,公文送到刑部暴昭親自處理後又轉送去了內閣。

內閣經票擬透過後,便先於今天其他的奏章率先送到了朱標的御案前。

朱允熥領著顧佐面見了朱標後也沒跟著他再走,而是留在了乾清宮。

這幾日,他忙著處理安家的事情,就連早朝都缺席了好幾次了,也需要靜下心來了解一下近些時間朝中的軍政大事了。

朱標對太監的防備沒有老朱那麼嚴苛,楊永保雖沒有大明後期司禮監太監那樣的權。

但卻也在協助朱標處理日常的一些朝政,朝中有啥軍政大事了,朱標會允許楊永保去聽,事後還會問楊永保些意見。

哪個太監進宮的第一步都不是留在主子身邊伺候的,誰都是從打雜的一步步爬上去的。

這樣的人哪個又是愚笨之人。

朱標願意委以信任,楊永保也會付出回報,每次的意見總會說到點子之上。

對朱標放鬆對太監的限制朱允熥也不反對,現在的大明是改變了很多,但將來是否還會回到之前的既定規律中誰都不敢保證。

歷史上,大明亡國的第一大原因就是文官集團的強盛,其二還有宦官和藩王。

但宦官的存在在任何時期都對文官起到了決定性的制衡作用,這個也就是有的人會說崇禎殺了魏忠賢加速了大明的滅亡。

魏忠賢該殺不假,但他殺了魏忠賢該找的替代魏忠賢壓制文官集團卻沒找,這才導致文官集團一家獨大。

那些文官們嘴滿口的仁義道德,私下裡卻在無休止的在擴充自己手裡的田挖朝廷的牆角,致使百姓無田了種朝廷無稅可收。

等到最後李自成和滿打過來時,把從朝廷摳補來的錢財呈數萬兩送出去,以成反攻攻打大明的堅船利炮。

當然,現在的文官集團遠不能和歷史上大明後期的比。

但隨著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昔日那些南征北戰的武將開始卸掉盔甲過起勳戚的富貴日子後,很快就得和那些文官變成利益共同體。

多一個全體加以制衡,倒也沒什麼壞處。

楊永保對於近期的這些軍政大事說的仔細,朱允熥也聽得頗為認真,時不時還會就某些方面做些詢問

就在他們說著這些的時候,內閣首輔黃淮便送來了刑部送上了公文。

這都是提前商量好的,朱允熥負責做了檢查後,遞給朱標面前道:“父親,沒問題。”

朱標看也沒再看,便道:“批吧。”

反正朱允熥很早就跟著老硃批奏章了,只要是從乾清宮發出去的,不管是朱標還是朱允熥批的,其效力也是和老朱相同的。

現在現在同樣一樣,朱允熥批閱後的效用與朱標的仍然同等。

朱允熥也沒再客氣,當著朱標的面便拿起硃筆寫了最後的批示。

之後,又道:“父親,兒子馬上讓顧佐發函到江寧縣衙讓他們出具佈告到安家集。”

現在雖說是君權之上的時代,但只要不是因觸犯皇權而被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