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

朱允熥喊了聲,上前幫朱標捏著肩膀。

“你皇爺爺睡了?”

朱允熥過來,朱標放下脖子上的手,專心瞅在了奏章上。

“皇爺爺藥喝了,正準備睡了。”

朱標不置可否沒再多說,片刻過後招了招朱允熥。

“好了。”

“拿些奏章批去吧。”

隨著朱允熥對奏章批閱技術的爐火純青,不知從啥時候開始就已經不用專門指定了。

每次批閱和老朱朱標他們一樣,只需隨便拿著一摞批就行了。

老朱年紀雖然大了,但在奏章批閱上面是有功底的,那效率估計能頂兩個朱允熥。

沒有老朱在,朱允熥和朱標兩人批了大半天,不過才批了一小半而已。

“歇歇吧。”

朱標放下御筆,活動了一下筋骨,又招呼了朱允熥。

朱允熥應了聲,堅持寫完了最後一個字,這才起身站起坐到朱標旁邊的軟塌。

端起茶杯,潤了嗓子。

放下後,道:“爹,奏章要一直都這樣批,這怕很難執行下去。”

“皇爺爺勤政,又有爹幫忙,等將來要讓兒子一人批這麼多,兒子還真扛不住。”

“而且,後世之中很難保證所有人都能像皇爺爺和父親這樣,但凡碰到個慵懶的,或者年紀小的,會連正常的運轉都難以維繫的。”

所有政務繫於帝王一人之手,這可不是是個人就能擔起來的。

“你有啥辦法?”

“恢復丞相?”

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桉後,老朱殺了胡惟庸後就嚴令後世之君不得復設丞相。

這麼多年以來,朱標也不是沒考慮過這麼繁重的政務繫於皇帝一人之手,後世之君會有人扛不住。

只是對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始終沒能想出合適的解決之法。

“不是。”

“兒子以為裁撤丞相併沒任何不妥,在丞相的問題上,是有君權和相權之爭不假。”

“但天下是皇帝的,只有皇帝才會為保祖宗基業,平衡各方利益努力讓天下長治久安。”

“而對於丞相來說,不管是誰都多會為自身的圈子牟利,很少會有人在施政的過程中會主動讓出自身利益。”

丞相自秦之前就有了,又有多少人留下了賢名的。

李斯不就因怕推崇儒家的扶蘇即位會遵儒滅法,才會和趙高合謀篡改始皇遺詔,扶了二世胡亥。

扶蘇和胡亥誰才是大秦合格的君主,李斯他不會不清楚。

朱允熥話落後,朱標也沒表態,只靜靜等著朱允熥的下文。

頓了一下,朱允熥又道:“兒子以為不如把設內閣,也就是把目前現有的華蓋殿武英殿等這些有才能殿閣大學士組織起來,讓他們去批閱這些奏章。”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桉發後,老朱設春夏秋冬四輔官協贊政務處理奏章。

由於這些人都是從地方招募的所謂大儒,缺乏處理政務的經驗,根本達不到老朱想要的效果。

洪武十五年,設立不到兩年的四輔官便再次被老朱裁撤。

再之後,又分別設立了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文華殿大學士。

但這都是充當顧問身份的,只有在用得著的時候發表些意見,平時只需充當透明人即可,並沒有處理奏章實際理政的權力。

,!

聽到這,朱標深思了片刻,道:“你是說只需讓他們處理奏章,不做具體施政所用?”

要是處理奏章連同施政一併下發下去,那豈不就換湯不換藥,仍等同於丞相了嗎?

對朱標的問題,朱允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