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又被算計了(第4/6頁)
章節報錯
有了笑。
後世一些自媒體都假設說,朱標要是即位了的話,會不會比朱棣乾的好。
剛是朱標對類似於《永樂大典》這種巨著的處理方式,就可見朱標卻有較朱棣更高瞻遠矚的胸襟的。
“是孫兒誤會皇爺爺了。”
朱允熥最大的優點就是知錯能改。
在知道自己錯了後,馬上向老朱表達了錯誤。
認了錯後,這才反應過來。
“不對啊。”
“朝廷既是決定將來要修,那皇爺爺必定也是知曉的啊?”
哪怕時間拖的太久,在修的時候老朱已經不在位了,但以朱標和老朱之間父子情,朱標也會把想到的東西提前和老朱通氣的。
老朱既然已經知曉,豈不就是故意擠兌他了?
“嗯哼!”
老朱不置可否,朱標微微笑著。
“皇爺爺,父親。”
“有你們這樣的嗎?”
兩人都提前商量好了,卻只把他矇在鼓裡。
正說著,鐵弦鬱新藍玉等人求見。
據老朱規定的時間差不多也到了,他們也是時候拿出結果來了。
藍玉本就是喜歡錶現的性子,有他在也輪不到別人說話。
在鐵弦以書面形式呈報了具體方案後,藍玉又口述介紹了一遍。
“考慮到地域不同,臣劃出了幾個區域,東西南北邊疆除了條件艱苦之外,還要時長防備蠻夷,相較於其他地方待遇更高一些。”
“而北疆防禦壓力最大,條件也更為艱苦,要高於其他邊疆一些。”
“再之後是西疆,其次是東疆,最後是南疆。”
“還有服役年限,十六歲開始從軍,以五年為一等軍卒,再往下服役可列二等,服役期定為八年,考慮到該是成家立業的年紀了,每年至少留半個月的沐休時間。”
“之後,就是三等了,三等定為十年,等服役期滿之後,至少能升總旗的留下,達不到條件的一律強制解除服役。”
對於這結果,朱允熥並不稀奇。
藍玉他們知道提升軍卒待遇,是朱允熥向老朱提的建議。
在具體商量之前,來徵求過朱允熥意見。
朱允熥他所認為切實可靠理想的徵召方式,和藍玉等人交流了一下意見。
藍玉他們應是結合了當下實際情況,給出了這一具體的方案。
目前邊疆不寧戰事還很多是一方面,此外全民皆兵只是朱允熥理想當中的情況而已。
若不把服役年限提升,很難保證會有充足的兵源的。
三等軍卒共服役二十三年,從十六歲開始,等到服役結束正好是三十九歲。
等過了四十歲,人的體力就該走下坡路了,在這個年紀結束服役,於衛所還是自身都有好處。
“另外,就是服役結束的待遇。”
“因戶籍各地的情況也均有差別,一是保公平,二是從實際解決軍卒回鄉後的生活。”
“分成兩檔發放補助,先由朝廷按服役衛所的標準發第一檔,之後再由戶籍地發放第二檔。”
提前和藍玉講過的這些話,朱允熥也和老朱還有朱標交流過。
對藍玉說的這些,老朱和朱標都大致知道些,他們要的是具體的資料支撐,以保證最後能夠成功施行。
“另外,留出普通軍卒晉升的空間,憑世襲坐上的百戶千戶,要是本身能力不夠,普通軍卒可憑軍功升遷。”
“還有,因地方衙門胥吏位置有限,得先以服役年限,以及衛所表現等方面篩查之後方可成行。”
藍玉一口氣說了一大堆,老朱和朱標則還在仔細斟酌著鐵弦報上書面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