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雲字令牌(第1/4頁)
章節報錯
京城,戶部如今已改作災時聯合公署。
為同時應對北疆戰事與京城災後重建,實現統一物資和人員調配的高效協作,由陸雲軒提議,經朝會共同商議透過,由戶部牽頭,聯合兵部、工部、吏部等六部,成立了這個災時聯合公署。由七皇子主持,楚宰輔分列左右副署,六部分派左侍郎參與。
然而,因七皇子已統兵北上,聯合公署的工作便由楚宰輔和陸雲軒共同主持。 此刻,二者正與六部的六位左侍郎於署衙中議事。
陸雲軒道:“楚宰輔,如今京城災後修建雖已順利開展,然而京城近百萬人的生活物資調配卻深受影響。況且北疆戰事中,近百萬大軍的補給供應亦存在諸多問題。當下必須舉全國之力方可支撐這兩件大事,如今這般局面究竟該如何維繫,還得請楚宰輔定奪。”
楚宰輔目光炯炯,先是看了看陸雲軒,又掃視了在座的六位侍郎,略作沉思後說道:“陸大人莫要抬舉老夫,以陸大人之才智,想必心中早有謀略,只是礙於老夫之位而不便肆意施展罷了。陛下讓我與陸大人一同主持災時公署,也是為了方便陸大人行事。陸大人所提之事,的確牽扯廣泛。所需錢糧物料、人員調配,戶部、兵部、吏部需通力合作方可。”
兵部左侍郎崔天凱道:“回楚宰輔、陸大人話,兵部最新徵調的四十萬大軍,如今若再徵調人手,唯有從各州府調兵。而這些兵力皆負責治安維護,倘若調走,恐州府治安難安。”
吏部左侍郎譚昊池道:“回二位大人,歷經上次年度大考之後,各府官員經歷一輪大規模調整,尚有部分職位空缺。加上這兩年來事務繁多,工作壓力巨大,下面對此已是怨聲載道。如今若是再強行指派,恐怕政令難以施行,徒增激憤反叛。”
陸雲軒聽著二人的彙報,又看了看楚宰輔,亦是沉默不語。
楚宰輔心中暗自思忖:“現今之局勢,確如幾位大人所說,從上到下皆緊張忙碌。看來還是要從寧王處想辦法,只是為了京城重建,已從寧王處調來白銀五十萬兩、工匠三千人;為支援慶王戰事,寧王又擅自作主,調了兩萬神機營北上。雖說寧王已將調兵北上之事上奏朝廷,可這先斬後奏之舉,不知皇上作何感想?如今若是再向寧王處索要錢糧人手,不知寧王又會作何打算?”
他心中知曉,手中還有一枚暗棋,只是不知該不該動用,而這枚棋子究竟能否完全聽從自己調配,他心裡也沒底。畢竟已然成勢,有些難以掌控。想到此處,心下一橫,決意如此行事。
他說道:“正如諸位大人所言,但如今形勢緊迫。正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為君分憂。我等若此時不能為國解難,豈不是辜負陛下對我等的厚望。我有一議,還請各位大人斟酌。”
陸雲軒與各位侍郎一聽,皆道:“但聽宰輔所言。”
楚宰輔道:“我朝繁榮昌盛,國富民強。如今雖說民眾捐資踴躍,但絕未傷及根本。但此次提議,並非著眼於民眾,而是在於江湖。”
眾人聽罷,皆知宰輔話有所指,於是紛紛將目光轉向了陸雲軒。眾人皆明,如今莫說京城,即便放眼全國,能在江湖執牛耳者,非蘇家莫屬。而蘇家與陸雲軒,雖說官民有別,蘇陸兩姓,可卻親如一家,天下皆知。
陸雲軒此時,心中驚亂。這數年來,他刻意與蘇家保持距離,就是不想讓人誤會自己與蘇家有何關聯,無論是為保護自身還是蘇家。但如今國家情勢所需,又有楚宰輔提議,看來這蘇家他不得不走一趟了。
雲逸山莊,蘇家父子正在山洞的庫房之中。
蘇老爺道:“北疆戰事突起,解了我蘇家之困,也解了京城之危。但也讓我們的計劃落空了一半。往後若再尋機會,怕是艱難,好在我們佈局已成,只要穩妥經營,亦可保我蘇家百年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