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商業帝國(第1/3頁)
章節報錯
雲逸山莊,位於京城外的一處深山之中。這片山層巒疊嶂,山勢峻險,原屬前朝皇商胡廣廈的私產。前朝被滅之後,這胡廣廈也被滿門抄斬。這片山林也就成了無主之地。
蘇家自從在京城初步站穩腳跟之後,便有了更為宏偉的規劃。而這規劃要從還要從一次偶爾的北路商運開始。
蘇家剛到京城,蘇然與三弟蘇天向北開拓商路,他們帶著中原貨物,來到北疆邊城,這裡雖屬邊疆,但是由於朝廷與北部各族通商政策極好,所以每座邊城都是通商口岸,方便國內外的商賈百姓相互貿易,因此,也造就邊城的經濟繁盛。
北方各族多屬遊牧民族,對於金錢的概念比較淡薄,所以貿易也是以物換物的形式比較多。因此。所以錢幣在邊關的使用率並不高。許多商人在其中就能尋找許多商機。
之前,邊關計程車兵要是想與購買外夷的商品,就要先向本朝商人購買商品,再擇機與北夷部落的人進行交換。這樣就非常麻煩,而且往往也換不到自己中意的東西。
所以,有的商人便與這些士兵達成協議,可以將自己想要的東西,登記造冊,而他們則按照名單和數量與北夷進行交易,換回來之後再與士兵交易,換回銅幣或銀兩。
蘇天也是在這種貿易形式下發現了更大的商機。這一日,蘇然從邊城換回大量的銅幣,平時量少也沒覺得有什麼不一樣,但這一次數量比較大,所以他就感覺特別沉。
蘇天心中暗道:不對呀,這麼多銅幣按理說,沒有麼沉呢。於是他拿出銅幣,與在京城的等量銅幣兩相比較,竟然真的讓他發現端倪。這邊關的銅幣竟然比京城的銅幣重一些,而且製作工藝也好不少。如果單是幾枚在一起,還以為是新老銅幣的原因。而如果是大量的邊關銅幣在一起,那差距就一下子上來了。
為什麼邊關的銅幣會比京城的銅幣要重,工藝要好?難道是邊關的銅幣很少流通嗎?沒有京城銅幣流量磨損嚴重?
於是,他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大哥蘇然。起初蘇然也並沒有太過在意,但是經過大量的比較,這讓蘇然也發現這其中必有蹊蹺。
經過仔細比對,他們哥倆發現,平均一枚邊關銅幣要比國內通行的銅幣要重近四分之一。也就是說每四枚邊關銅幣就能抵得上國內通行的五枚銅幣,這要是能回爐重鑄的話,這裡面就將近有25的淨利潤。這個發現讓哥倆興奮不已,如果能重新鑄造,那將能多賺多少錢啊?!
只是這私人鑄造錢幣可是要殺頭的大罪。剛剛升起的念頭,就立刻滅了下去。但是這其中一定有文章可作,只是如何能將這些邊關銅幣發揮更大的價值,這成了他們哥倆要思考的問題。
而另一個問題是,這些銅幣為什麼和國內流通的不一樣,是真貨幣還是假貨幣?他們帶著疑問,在京城中暗訪,發現在京城的市場上,這種銅幣也有流通,只是份額不高。而他們用手中的這些銅幣可以正常購物,商乎沒有絲毫的懷疑。
這些發現,這整個蘇家都頓時一驚,那天然的商人的血液,對這邊關的銅幣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度。因主這,蘇家父子先後密謀了幾次,並將這個發現列為他們的最高機密。最後還是由蘇然和蘇天兄弟倆負責追查邊關銅幣的事宜,而蘇然和蘇渾則負責在京城和國內其它地區關注這邊關銅幣的事宜。
後來隨著邊城貿易的次數增加,他們發現,邊城士兵集中使用這些銅幣交易與他們發軍餉的日子非常吻合。這就說明,每當發軍餉之前,必定有大量的銅幣運送至邊關。
這一查探,竟然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原來這銅幣竟然採自平陽縣山谷。這是私鑄的假幣,只是這假幣制作的比真幣貨真價實罷了。
而且,這平陽山谷之中竟然還製造兵甲,這讓蘇然與蘇天驚掉了下巴,天底下還有人做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