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華千機若有所悟,\"這不正是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

\"不止如此,\"孫道濟說,\"你且往後看。\"

華千機繼續翻閱,越看越是驚訝:\"這裡面對各種食材的性質、搭配都有詳細記載,甚至還有針對不同人群的調理方法!\"

\"正是,\"王懷隱說,\"孫思邈大師早就看出了這個道理。可惜後人多重視用藥,反倒忽視了食療這一關鍵。\"

\"這讓我想起一事,\"李慈心說,\"前些日子,城中多有貧民求醫,說是營養不良。若是能把這些道理推廣開來......\"

\"對!\"華千機眼睛一亮,\"我們完全可以編一本通俗易懂的食療手冊,教給百姓們一些簡單的養生之道。\"

\"好主意,\"孫道濟說,\"不過,這件事要從長計議。\"

他沉思片刻:\"這樣吧,華醫者,你先把軍中的經驗和這本《千金食治》的內容結合起來,整理出一個基本框架。\"

\"還要注意實用性,\"王懷隱補充,\"要用老百姓能買得起、容易理解的方法。\"

\"對,\"李慈心說,\"最好能按四時八節來編排,這樣百姓們好掌握。\"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小醫童跑進來:\"大事不好!城南又發現多起糧食中毒的案例!\"

眾人臉色一變。

\"看來這件事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孫道濟說,\"華醫者,你那個預防方子,可能要提前用上了。\"

華千機點頭:\"我這就去準備。不過......\"他看了眼手中的《千金食治》,\"這本書能否借我參考幾日?\"

\"你拿去吧,\"孫道濟說,\"現在正需要這些智慧。\"

華千機鄭重地收起書,心中已經有了計劃:這不僅是一本醫書,更是解決當前危機的鑰匙。

走出病房時,夕陽正好。秋風送來陣陣桂花香,讓人精神一振。

這一天的論道,不僅讓華千機對醫食同源有了更深的理解,更讓他看到了一個更大的使命:用這些古老的智慧,來解決當下的問題。

而這,或許正是孫思邈當年記錄這些知識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