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竅高高興興地穿著秀士衣服,回到了家中。前來祝賀的客人都擠滿了門庭,都是一些親戚朋友和鄰里鄉親,沒有一個不誇讚他。

有了這次光宗耀祖,衣錦還鄉的機會。他的心裡別提有多麼的興奮,促使他在回來的路上,思考著繼續進取。

從此閉口不提道門的事,心中只有思念三緘,常想與他一輩子同甘共苦。

所以藉著繼續要修習課業的理由,目的是想透過在尋找老師的路途中,可以詳細打聽三緘的訊息。

可是哪裡知道三緘早已厭倦了鬧市,已經遠離城市回到郊外居住。所以在城裡無論如何尋找,怎麼還有他的蹤影。

三緘在郊外居住的牆壁上題了四句話,以此時常來提醒自己:

“從此再也不駕車亂走,也不會對名利場有心;由衷地只愛山和水,膝下承孝學古人。”

三緘自從寫了這幾句話,如同刻在湯盤夏鼎上的字。覺得左史右監,就是村後村前,雖然還沒有去遊玩過。

因為取了他所居住的地方名“盤澗”,似乎自己就可以用隱士來自稱,對世事絲毫也提不起興趣。

今天是上元佳節,王母用蟠桃仙釀,宴請一群真人,清虛、凌虛、碧虛、雲衣、霞衣諸真人列坐在筵席中。

一時之間,仙樂聲聲,悅耳動聽,祥光繚繞。

酒過三巡,雲衣子說:“今天承蒙王母厚愛,懿旨宣詔,宴賜瑤池。這是我們這些仙子的無比榮耀,已經到達了極點。

但是掰著指頭算一算,不是沒有天地。即使最開始分出天地的仙子,從漢代以來數百年中,所成功的人也寥寥無幾。

難道是煉道的人沒有了嗎?其實各種各樣的道,多的縱橫交錯。

而正道光明,在世間卻很少。

不然,為什麼求道的人這麼多,而成道的人又這麼少呢?

王母常常看的十分清楚,因此命令道祖闡明。

當時在八卦臺前,道祖託咐給了紫霞真人,群仙同意他的門徒虛無子脫胎入世,挑起此大任。

誰知道他貪名好利,竟然誤入迷途。最後,紫霞真人讓他嚐盡了百般挫折。使他對名利的一腔熱心,才漸漸淡化為白水。

而今卻又消極地隱居起來,不積極努力闡道。他這麼繼續下去,就如同把闡道丟棄一般。諸位真人對他的所作所為,打算怎麼懲治?”

清虛說:“三緘已經是一個淡於求道的人了,也有可能是因為父母還在的緣故。不如收了他雙親的魂,讓他突然絕望,然後再慢慢引導,也許這樣比較容易一些。”

紫霞說:“三緘雖然是有仙根,但他的前世一劫,早已喪失了雙親。是以孤兒的身份進入三花觀,習道非常勤苦,所以我將他度了出來。

承蒙上皇的仁慈恩德,又封他仙品。其實他最缺的就是孝心,因過早失去雙親而沒機會承孝。仙道缺失了這最關鍵的一點,終究是難以成功不生不滅。

現在利用他到了塵凡的機會,必須讓他盡足孝心。才不虧缺人生的第一大善,這樣他才能成就大器。

如果這個時候讓他的雙親速速而亡,我想很有不妥,對他更是不利,虧缺的孝心永遠沒有機會補上。”

碧虛說:“我想三緘父母的身體還很健康,盡孝盡的還不夠艱難,也不見得孝心就大。

可以命令值日的童子,去查一查他的父母庚甲。如果病符宮還沒有到,只有暗中調換一下,趕緊幫助他盡足孝心。”

諸真說:“碧虛說的很對。”

於是傳喚值日童子檢視。值日童子查過後來報:

“三緘父母今年就犯凶煞星宿。”

碧虛說:“如此這樣,就不必費太多的力氣搞調換了。”

商議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