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高壽老僧無憂愁,遇穀神恨殄天物,(第1/3頁)
章節報錯
自從師徒離開老母村莊,一路向故鄉前進,已經過了十多天。
有一天他們來到了老萊觀,三緘對觀前的溪水和觀後的青松翠柏非常喜愛,觀內的貧困景象讓他感到可憐。
他決定暫時在觀裡休息天,然後再回家也不遲。
狐疑表示早就想停下來休息了,而紫光則表示如果在這個觀裡休息,他一定會盡情睡個夠。
然而,三緘提醒他們還沒有理解到道的真意,一旦理解了,就不會沉迷於睡眠了。
師徒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了觀裡。觀內只有一位老僧,觀內的設施簡陋,讓人感到非常可憐。
三緘看到這景象,詢問老僧的年齡。老僧笑而不答。
三緘觀察老僧的容貌,猜測他可能已經七十多歲了,但老僧搖搖頭說年齡更大。
三緘問老僧的壽數,老僧笑著說已經一百零五歲了。
三緘讚歎道他的壽數如此之大,而且還保持著健康和活力,真是比南山還壽命長。
老僧表示雖然他的日子像乞丐一樣貧窮,壽命長有什麼用呢?
三緘說不得富貴,一定要得長壽,長壽比什麼都幸運。
老僧說他雖然貧窮,但富貴的人又有幾個一直可以得到富貴呢?而他的身體卻很健康,暗自為之感到高興。
三緘表示長壽是世上最難得的,不知道老僧是如何修煉到如此長壽的。
老僧說從他七歲時失去雙親,無依無靠開始,他的舅舅,也是這個觀的僧侶可憐他,並接收他為徒。
到現在已經有九十八年了,他從未起過絲毫淫念,真精從未洩漏一次,飲食從未吃得太飽,性慾從未濫發,看透了塵世的百憂而沒有憂愁。
他深知世故,沒有受到一點干擾,心情平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人們見他長壽十分驚奇,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已經這麼長壽了,早已忘記自己已經老了。壽數已經很大,他也算是一個快要離世的人了。
三緘看了看狐疑和紫光說他不知道元道,還沒有深入元道。他們在修煉道之前,還需要以老僧為榜樣。
老僧問他們道長是否已經修煉到了道的境界,三緘說他們學習的還很淺,修為還不如老僧。
老僧說觀察可憐,貧窮,甚至連灶火和鍋都缺乏,但他們可以去市中心,飲食會更加方便。
三緘問是否有人在這附近賣糧食,老僧說有。
三緘於是取出兩兩銀子,命令紫光和老僧交換糧食。師徒自此安心居住在這個觀內。
三緘在觀內閒暇無事,在觀前觀後,或臨流欣賞景色,或登高遠望,以養活潑之機會,或靜心思考,以增長心境的寧靜。
正逢夏日,溪水外垂下數百棵垂柳,鳥兒歡快地織巢,鶯啼和鳴。
三緘不忍即刻離開,坐在樹下,一時詩興大發,口中不禁吟道:“垂柳遮水交流,真機妙道無休;可惜鶯梭常擾攘,舍人心性引無休。”
吟完之後,突然聽到一聲咳嗽,迴盪在溪水中。
三緘抬頭望去,只見上游溪岸來了一位古老的衣冠儒雅之人,舉止古拙,氣度凝重,竟然走到了垂柳樹下。
三緘感到詫異,起身向他施禮。古老也禮貌地回了禮,然後詢問道:“道士你從何處來?”
三緘說:“我是個四處雲遊的人,沒有固定的住所。”
古老說:“從你的樣子來看,已經有幾分道意,可以到我家來面談幾次。”
三緘高興地說:“老丈深通大道吧?我願以幾個席位供奉您。”
古老說:“大道我雖然不甚瞭解,但也略知其中的門徑。”
三緘說:“老丈何必太謙虛。”
古老說:“我並非謙虛,我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