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高壽老僧無憂愁,遇穀神恨殄天物,(第2/3頁)
章節報錯
實話實說。”
三緘又問:“老丈你氣宇不凡,舉止大方,難道不是個文人學士嗎?”
古老說:“我並非文人學士,只是個村裡的老農,不值一提。”
三緘說:“老丈住在哪裡的宅子?”
古老用手指向上游說:“順著溪水上山,就是我的家。”
三緘說:“果然,我一直竊欲登堂拜訪,好向您請教。”
古老說:“如果你不嫌棄我貧窮,快跟我去吧。”說完,他帶著三緘前行。
他們一路前行,爬上了千級的石階,沿著山梯登上了一座嶺。嶺上建有重重畫閣,流舟映水,美不勝收。
三緘暗想:“老人肯定是朝廷的三公官員退休回鄉了,才有了這樣的豪華府邸。”
思慮未盡,他們已經到了重門前,古老引導他們進入中堂。
三緘禮貌地見過後,古老命他們坐下,僕人們端上茶水擺下宴席等待。
宴席結束後,古老說:“天色將晚,道士可在此暫住一宵,明日再返回觀察也行。我有事要進內宅,你在我的府邸隨意行動。”三緘表示遵循。
古老退回屋內,看到太陽還高高掛著,四處遊玩,心中驚訝地想:
“以前來的時候沒注意,現在細細觀察,廳堂亭榭竟有幾十重,上上下下庭堂如蜂房。絕對是極品官員的私宅,宅子美得令人歎為觀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遊玩回來,童僕們迎接,天已暗了,院子裡燈火通明,照得如白晝一般。
童僕說:“道士請進西廂,主人早就等候多時。”
三緘進入廂房,果然見到筵席已擺好,古老威嚴地坐在那裡等候。
三緘入座,主人和客人互相敬酒,非常投緣。
正喝酒的時候,突然鐘聲響起三遍。
古老問:“敲鐘的是誰?傳達了什麼事?”
童僕回答:“四方的播谷使者,傳達了南陽社令的請求增糧,現在有人帶著公文進呈於此。”
古老接過公文,命令播谷使者帶著南陽社令聽候安排在東廳。
古老自己在席前詳細閱讀公文,閱讀完畢後對童僕說:“通知南陽人名冊的官員進廂,我有事要詢問。”
童僕出去後,在廳內敲擊玉盤三下,清脆悠揚的聲音迴盪起來。
等到磬聲停止,童僕呼喊道:“傳南陽人名冊官員進。”
外面也連續呼喊道:“傳南陽人名冊官員進。”
呼喊完畢,果然出現了一名身穿龍袍的官員,跪在古老的面前。
古老問他:“你掌管南陽人名冊,可以把那邊的風氣詳細宣讀出來。”
官員鞠躬後,起身廣告說:“南陽農民非常努力地耕耘種植,節制五穀的用量,以尊重土地神祗,也不濫殺動物貪圖口腹之慾。
至於五穀,男女老少都懂得珍惜。風氣如此,確實得難得。
只是一心貪財,對兄弟族群的團結和睦造成了傷害。他們的不足就只有這一點。”
古老說:“一斗糧食,如果不團結兄弟族群,減去三分,只給予七分。讓護谷大神按此執行。”
掌冊官員行禮後離開廂房說:“南陽的五穀配給已經給予七分了,南陽社令可以進來致謝。”
只見一位官員身著鵝冠博帶,走進廂房行禮致謝。禮畢離開後,鐘聲再次響起。
童僕報告說:“銅仁及其他城邑的社令請接納谷生民。”
古老再次傳喚各地的掌冊官員入廂,掌冊官員叩首後,詳細宣讀各地人民殺生貪吃,浪費五穀,不團結兄弟,凍餒父母和五戊不加禁止等情況。
古老說:“銅仁及其他城邑像這樣無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