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歔欷嗚咽,隋煬帝聽後也為之動容變色。虞世基卻進言道:“越王年紀尚輕,這些人是在糊弄陛下。如果真像元善達所說的那樣,善達又怎麼可能來到這裡呢!”

隋煬帝聽後頓時大怒說:“善達不過是個小人,竟敢當廷侮辱我!”

於是命令元善達經過賊兵佔領區前往東陽(今浙江省金華市)催運糧草,元善達最終在路上被群盜所殺。從此以後,人人閉口不言,再沒有人敢向隋煬帝報告起義軍軍情。

《資治通鑑》記載,虞世基容貌沉穩審慎,言辭多合皇帝的心意,特別受到隋煬帝的寵愛,朝臣中沒有誰能與他相比;他的親信黨羽倚仗他的勢力,公開賣官鬻獄,賄賂公行,他的家門就像市場一樣熱鬧。因此,朝廷內外的官員百姓都對虞世基心懷怨恨。內史舍人封德彝依附虞世基,因為虞世基不熟悉官吏事務,封德彝就暗中為他出謀劃策,宣佈執行皇帝的詔令,諂媚順從皇帝的心意,凡是群臣的奏章中有違抗皇帝旨意的,都扣留下來不上奏。審理案件時,法律條文多而嚴苛,詆譭深重;論功行賞時,則儘量削減壓低。所以虞世基的恩寵一天天加深,而隋朝的政治卻日益敗壞,這都是封德彝所幹的好事。

不過,隨後瓦崗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還是驚擾了正在江都醉生夢死的隋煬帝楊廣。瓦崗軍的行動嚴重削弱了隋朝的統治基礎,使得隋煬帝楊廣不得不調動更多兵力來鎮壓瓦崗軍,從而分散了隋軍對其他地區的控制力。

瓦崗軍的強勁勢頭和頻繁的軍事行動無疑對楊廣的統治構成了直接威脅,迫使他在專注於荒淫享樂的空閒間隙,開始關注北方的局勢,在得知確實是李密參與其中後,龍顏大怒,勢必要將李密家人全部殺光才解心頭之恨。然而,李密在參與楊玄感起義失敗後,其父親和弟弟已被隋朝政府捕獲,並遭極刑懲處。

隋煬帝楊廣日思夜想,思索著還有哪些與李密相關之人可供誅殺。苦思冥想後,他想到了晉陽令劉文靜,畢竟這親家也算一家人,況且,劉文靜還是李淵的屬下。遂傳下旨意,命李淵將劉文靜拘捕候審。如此安排,亦在於試探李淵當下的忠誠度和執行力,李淵若遵旨行事,便可相安無事,若抗旨不遵,豈不是一箭雙鵰,能夠儘早剷除心頭大患。

那麼李淵會掉入隋煬帝楊廣為他挖好的大坑裡嗎?我們跟隨歷史的痕跡,下章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