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就率領著這些精兵從新豐(永豐倉所在地)日夜兼程地趕赴長樂宮。

隋朝的長樂宮,位於隋唐長安城東南,是在秦離宮興樂宮基礎上改建而成的,隋文帝楊堅繼位後下令在滻河岸邊的長樂坡修建離宮,並以漢代宮殿命名為長樂宮。這個地點後來成為隋朝的國家政治中心。隋煬帝楊廣在前往江都之前,曾在大興城皇宮內做了一場噩夢,他夢見京都大興城被洪水淹沒,大水把整個金鑾殿都浸滿了,自己也被淹死。楊廣因噩夢而感到恐懼,移駕長樂宮,此事成為他不再返回大興城的原因之一,也標誌著長樂宮政治作用的結束。

隋朝長樂宮雖然存在時間不長,但其作為隋朝政治中心的重要地位,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故事,都使其成為研究隋朝歷史和文化的重要遺蹟。

李建成率精兵趕往大興城,李世民這邊也同樣沒有耽擱,他帶領著剛剛歸附自己的各路軍隊按照軍令要求前往長安故城與劉弘基部隊會合。

在李世民的軍隊裡,有原來在隋朝當過將領的人,他們心裡懷有遠大的志向,又被李世民的仁德和雄才大略所感動;還有一些是山裡的草莽英雄,聽到李世民起兵反隋,都願意為他效犬馬之勞。眾軍齊心一致,朝著北方長安舊城浩浩蕩蕩地開進。

長安舊城的城牆又高又厚,雖然歷經了漫長的歲月,牆皮已經斑駁脫落,但依然散發著往昔的那種雄偉和厚重的氣息。

李世民義軍到達長安舊城以後,命令各軍嚴密地防守營壘,整頓軍隊、修習武藝,靜等李淵的下一步調令。

李淵分兵部署完畢,自己親率大軍自馮翊(今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率軍經下邽(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北部)、櫟陽(今渭南北、臨潼北)西進,往長安方向攻去。

一路上,李淵率領的義軍經過隋朝的行宮時,李淵下令把宮殿全部關門閉宮,把眾宮女全部遣散歸家。

公元617年十月初四,李淵大軍到達長安,在春明門西北安營紮寨。隋朝長安春明門位於今天的西安市咸寧西路與東二環交叉口附近,具體位置大致在西安理工大學校園附近。春明門始建於隋初,是隋唐長安城東城牆的中間正門。春明門因其靠近興慶宮,被稱為唐長安城的“東中門”或“東正門”,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地標性建築。

如今春明門雖然已難覓其蹤,但其名字仍被用於地鐵站命名,如西安地鐵三號線的“咸寧路站”,見證了春明門在歷史長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

此時李淵義軍各路軍隊都已經在長安城附近集結完畢,他麾下大軍,已經遠遠超過二十萬。

在營帳之中,李淵望著營帳外的軍旗,眉頭緊鎖,他知道,此刻的戰略部署決定著他的霸業走向,如果走錯一步,那隱藏在黑暗中的變數就像高懸於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落下。

此外,外部環境也存在著不安定的因素。周邊的一些割據勢力都在觀望李淵大軍的動向,他們對這股新興的力量既忌憚又覬覦。據探馬蒐羅到的訊息,某些勢力正在暗中調兵遣將,他們在等待一個時機,是坐收李淵與隋朝爭鬥後的殘羹,還是趁亂渾水摸魚,一切都還是未知。

這使得李淵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何在應對城中守軍的同時抵禦外部潛在的威脅,成為了擺在他面前一道極具挑戰性的謎題。

至於結果如何,我們下章將接著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