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總讓我覺得在哪裡見過,可惜只憑他長髮遮掩下的那半張臉始終無法讓我記起此人。

仔細想想也很有意思。

隱性埋名做了客棧掌櫃的劍客、一大一小一前一後走進這客棧來吃酒的乞丐還有無賴的老江湖、來就餐的客人、幾個打雜跑堂的小廝,有著千絲萬縷聯絡或者絲毫沒有瓜葛的一群人,在萬古長河的一瞬,從偶然到必然進而理所當然的被糾結在了一處。

因果迴圈的軌跡交疊在一起變,傾軋出凌亂的殘景。

我看著手中做工精美,精巧別緻的鈴鐺,感到宿命的巨大輪盤開始轉動起來,嘩嘩作響,只是不知道接下來的故事會怎樣?誰是會是主角,誰又是過客?

無所謂了。

猜想而已。

能以凡夫之眼觀見者,不謂之曰未來;能以俗子之手變動者,不稱之為宿命。

我沒有見過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但我知道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鈴(三)

對於中秋是否歇店的事情,我想了很久。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沒有理由不讓自己的夥計跟家人團聚的。

可是此時西湖兩岸遊人如織,正是生意興隆、財源滾滾的時候。

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人可以放,店還是不歇的好。

對於中秋,我是向來沒什麼好感 。

沒有家的人,中秋對我來說便只是一個符號,屬於過去和回憶的,有著某種儀式一般的意義。

已經不再年輕了,慢慢的,日子就會只剩下回憶。

如果說每年一定要拿出某時間去回頭看看滿眼的風沙,面對經歷過的屈辱和榮耀、快樂和憂傷的話,中秋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淡淡相思都寫在臉上,沉沉離別都壓在心旁,漂泊無依都已經習以為常,家就在心裡,隔著窗子遠遠眺望。

很多江湖中人都相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可見江湖沒有邊際,即使浪跡天涯,也仍舊還是有到不了的遠方,有回不去的家鄉。

十年生死兩茫茫,

今宵何處訴離傷。

一朝負氣成今日,

四海無人對夕陽。

想來中秋節的盛行應該始於宋。

遺至今日,已經是與元旦齊名的節俗。

八月十五,對於尋常百姓來說自是十分重要的一天。

華燈初上,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大家把酒言歡,談心賞月。

自唐代以來中秋賞月玩月的習俗就已經蔚然成風。

入夜後的活動更是數不勝數,祭月、玩月、賞月、拜月、跳月、走月,江南塞北的說法各有不同,過節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但大都離不了團聚和暢飲兩個環節。

每年中秋,打二樓我房間的視窗可以看見西湖湖面上賞月的樓船來來往往,穿梭而過,簫鼓笙歌,琴聲水上,燈籠映照出來的紅光將諾大的西湖寸波盡染,赤紅一片。

店裡更是忙的焦頭爛額,不過好在膳時很短。掌燈以後來的客人,多是遊玩賞月之餘,進店歇息一下的,一般只叫些茶點和酒水。

稍有雅興的客人會選二樓對著東面開窗可以看得見西湖的房間,尋幾個知心友或是家人弄月嘲風,閒話家常。

叫一大桌子狂吃海喝的客人還是比較少。

縱使客人再絡繹不絕,不回家過中秋的夥計中,後廚留一個廚子,前堂留幾個打雜的小廝也就還應付得來了。

實在不行,仍可再僱幾個短工。

人總還是要活下去的,總有些人要將生活的情趣屈就生存的壓力,與此相比,不跟家人一起過中秋其實也便是一件最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