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麼令人驚喜!

若有朝一日,棉花產量大增,人人都能蓋棉被、穿棉衣,該是怎樣的太平盛世!

這些感想,張川柏都寫進信裡,跟李治分享。

不知道在權力核心,什麼都不缺的太子殿下,能不能理解他的心情?

“你姑姑家要棉花籽,好些鄉親們也想要,你打算怎麼辦?”吳秀說起另一件事。

鄉里鄉親的,給一家不給一家,容易得罪人。

但家家都給,張家就不夠種子了。

真是愁人。

張川柏從床上爬起來,淡定地說:“這件事我想過啦!我們家最親的親戚就是姑姑,給她是應該的。至於其他人家……我賣一部分棉籽,先到先得,賣完就沒了。還想要的,來年請早。”

來年不止張家一家種棉花,棉籽就沒那麼緊張。

“這樣也好。”吳秀點點頭。

如果白送,一些人家即使不種棉花,也會想來佔便宜。

佔不到就會心生怨恨。

要花錢買,就得掂量掂量。

種棉花需要地和技術。

即使有張川柏這個先例,謹慎的人還是會選擇觀望,等種的人多了,技術成熟,自家再跟風。

畢竟,若是種得不好,就浪費了地和勞動力。

“三郎,你做事越來越有章法了。”吳秀欣慰地看著川柏,“耶孃總擔心你太善良,在這個世上容易吃虧。”

張川柏狡黠笑道:“我才不是濫好人!人家都說我是屬狐狸的。”

說到狐狸……

張川柏從床底把小美拖出來,點著腦袋警告:“你不許鑽進我香香的新棉被!味道太重,將來沒有小娘子喜歡我的被窩。”

“嚶嚶!”

小美很委屈。

說好的金屋藏狐狸呢?

這就惦記小娘子啦?

吳秀也覺得好笑,三郎知道小娘子共被窩是什麼意思嗎?

並排著覺覺?

小娃娃從胳肢窩生出來的?

張川柏到底知不知道呢?

從他給李治送超級大棉被來看,他應該懂得不少。

大床配大棉被,大被共眠。

太子可以製作更多的小皇孫啦!

……

張川柏的大棉被還沒送到長安,萬眾期待的戰報先到了。

長安城中,得知內情的人議論紛紛:

“高句麗殘餘勢力負隅頑抗,百濟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不僅敢出兵,還敢勾結倭國……”

“百濟跟倭國,一直以來都是勾勾搭搭。聽說他們的王子,還去倭國常住。”

“要說我,倭國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我們跟高句麗、百濟的戰事,有倭奴什麼事?竟然還敢跨海出兵,這不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嗎?”

可不就是這個道理!

就連太子都說:“我想了七天七夜,都沒想明白,倭國為什麼要出兵。”

倭奴知道自己的對手是誰嗎?

是橫掃四方、所向披靡的泱泱大唐!

所以,大唐勝了!

不僅清剿高句麗殘餘勢力,更是滅了百濟和倭國的聯軍,打得倭奴全軍覆沒。

鮮血染紅了熊津江!

“大軍打到百濟熊津江時,向新羅發了徵軍糧的令……新羅素來對大唐恭敬,為唐軍提供糧草是分內之事。沒想到他們竟然百般推脫,契苾何力只好帶人到新羅王城,親自去取。”

李治微微皺眉,“現在新羅發來國書,哭哭啼啼地說契苾何力向他們勒索錢糧。”

老契這事辦的……該怎麼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