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代表著親近啊!

自從兒子許章在科舉考試中遇難,李二陛下為了補償對他的愧疚,讓他擔任校檢黃門侍郎。

這可是門下省的第三號人物,許敬宗在官場上也算是春風得意。

李二陛下帶頭坐下,眾人也都一一落座,只是位置被內侍臨時調整了一下。

剛坐定,許敬宗便開口說道:“今日陛下前往驪山行宮祈福,聽聞陳先生前來京城,陛下便極不可耐前來見識先生之學問,當然,陛下更想看一看江南來的才俊是否能成為國家之棟樑否”

“再者,先生久居江南之地,定然深知江南之地的教化情況,如今朝廷大開科舉,若是先生有何良策和見解,不妨說出來大家相互探討。”

李二陛下頜首點頭,笑著說道:“延族說得不錯,科舉改革雖然是為了天下學子得到公正的對待,但難免由於風俗人情的不同而有所偏頗。”

“既然先生以及眾位學子前來京城,正所謂兼聽則明,雖然朕不算賢明,但也聽得進忠言,不知陳先生有何見教,不妨直言,即便有何不妥之處,朕亦不會計較,當然,各位學子也可暢所欲言。”

李二陛下雙目直視著陳學禮,神情甚是真切。

陳學禮名滿江南,與孔穎達、于志寧等人齊名。

雖然他只是一介布衣,未曾入仕,但桃李遍天下。

很多朝廷的官員都是他的門生,教化了很多學子,算是江南名聲很好的大儒。

對於這樣的人,李二陛下也想從他這裡聽一些科舉考試或者治國的意見和建議。

但據說此人乃士林中的一股清流,不僅性格剛烈正直聞名,而且嫉惡如仇,想必不會有所隱瞞。

再說,楊帆提議把江南海運由朝廷統一管理的建議李二陛下已安排提交政事堂審議。

如今朝中大臣爭論不休,李二陛下也想從陳學禮口中探聽一二,也好有個參考。

沒想到李二陛下如此重視自己,陳學禮微微激動,說道:“陛下心胸廣闊,實乃朝廷之幸,百姓之福。”

“陛下進行科舉改革,廣開言路,招納賢士,此乃千古一君之舉,草民豈敢班門弄斧”

千古一君

這吹捧也太厲害了,李二陛下微微尷尬,心裡對陳學禮的馬屁有些不滿。

雖然李二陛下也認為自己這個皇帝沒有大過錯,但也不可能才當皇帝幾年就成為了千古一帝。

這傢伙顯然也是一個馬屁精呀!

朕都說得明明白白,此來是尊敬、相信你的人品才學,想跟你瞭解江南民間的風俗疾苦和對朝廷各種政策的看法。

你卻歌功頌德,馬屁拍個不停,豈不是辜負了朕的一片心意

不過,這個傢伙是有真材實學的,屬於江南有名的大儒,李二也不好直接甩臉色。

見到李二陛下眉頭輕蹙,顯得有些不耐,陳學禮趕緊說道:“陛下,科舉改革,為學子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某當然贊同,也毫無異議,只是……”

“只是什麼”看陳學禮有些為難,李二陛下問道。

陳學禮咬咬牙說道:“只是陛下選仕之時,應該考慮人品、德行,不然容易讓一些偷雞取巧之輩竊取他人的成果”

“這話怎麼說”李二陛下面露疑惑,有些不解。

當陳學禮把黃賁告發楊帆抄襲的前因後果說了出來以後,李二陛下直接愣住了。

眼神不由飄向了正在與高陽幾女輕聲說笑的楊帆。

據李二陛下所知,楊帆這小子懶得出奇,能躺著絕不坐著。

讓這傢伙去抄襲,簡直太陽從西邊出來差不多。

見楊帆不理會自己,李二隻能看向了李承乾和李泰兩人,想從中瞭解具體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