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和李泰當然不敢隱瞞,一五一十把剛才的經過仔仔細細說了出來。

聽完後,李二陛下陷入了沉默。

他並沒有過早的發表言論,而是李承乾兩人問道:“你們怎麼看待這事”

“父皇,雖然不知此事的真假,但兒臣相信萬年縣公絕對不會做這樣敗德之事。”李承乾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出來。

一旁的李泰也趕緊說道:“父皇,兒臣也贊同太子哥哥的說法,只是黃賁言辭鑿鑿,也很有道理,所以兒臣覺得實在有些詭異,還請父皇明斷。”

李二陛下抬起頭,眼神還的緩緩從眾人身上劃過,最後才問道:“大家有什麼高見”

既然皇帝都沒有發表態度,大家哪裡還敢說什麼看法,只能高呼道:“陛下聖明,想來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偷雞摸狗之輩,還請陛下聖裁,還我大唐學子一個風清正氣。”

李二陛下微微頜首,略一沉吟道:“誰是黃賁”

剛才還自滿籌籌的黃賁眼皮一跳,這可是皇帝啊!

身上的氣勢當然不是李承乾、李泰這些人可比擬。

更主要的是,若是被你皇帝發現自己冤枉楊帆,即使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啊!

依照他原來的意思,只是想透過李泰的手,讓大家給楊帆扣上抄襲的汙名。

這樣不僅可以阻止楊帆江南之行,又能讓他名傳天下,一舉兩得的事。

可如今讓皇帝參合到此事,還真讓黃賁心驚肉跳,只能求助似看向了許敬宗。

這可是他的未來岳丈啊!

《明月幾時有》這首詞就是秋夕許敬宗透過秘密渠道傳遞給他的,並要求他當晚在江南秋夕詩會寫出來。

當時,黃賁還以為這位岳丈是為他進入官場鋪路,哪知道是為了對付楊帆。

見許敬宗還是老神在在,並沒有幫襯意思,黃賁只能硬著頭皮站了出來:“啟稟陛下,微臣就是!”

李二陛下虎目死死的盯著黃賁,一字一句的說道:“黃賁,你說楊帆抄襲一事,此事關係重大,朕告訴你,莫要逞一時口舌之快。”

“若是故意冤枉好人,毀了楊帆的清譽,大唐天下將再也無你容身之地,你最好想清楚之後再說。”

“朕再問你一次,《明月幾時有》這首詞真的是你作的,如果真是這樣,那你為何不把如此名作早一點拿出來,反而是在楊帆做出這首詞以後”

“既然楊帆是抄襲你的詞,那你說說,這首詞是什麼時候丟失的你不是說自從寫好這首詞以後就束之高閣麼”

李二陛下比李泰、李承乾見識多多了,自然想的就更多。

楊帆身在關中,長這麼大,只是出征吐蕃時出過一次遠門。

而且這次並不是走江南,而是西征吐蕃。

這就說明,楊帆從小到大從未踏足江南。

即使這首詞是你黃賁所作,楊帆也不可能跨越千里去偷你一副作品。

畢竟,你黃賁雖然在江南有一點小名聲,但充其量也只是一個有些才情的年輕人。

誰會刻意去偷這樣一個人的詩詞,冒的風險豈不是太大了

再說,楊帆與黃賁根本就是兩個沒有交集的人。

假設楊帆的這首《明月幾時有》當真是抄襲於你黃賁的,但楊帆他是透過什麼手段得到的

這一切的一切,顯然與黃賁說的自相矛盾,黃賁也不能自圓其說。

李二陛下的幾連問,嚇得黃賁魂都快掉了。

其實這個問題李泰也問過,但李二陛下所呈現出來的氣勢比李泰強了十倍有餘。

作為養尊處優的公子哥,黃賁差點嚇尿了!

額頭上的汗水如泉水般往外冒,差點脫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