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2/5頁)
章節報錯
皇帝,他當然不可能道歉,只是轉移話題問道:“有什麼事就說吧?”
王煥貴這時才忐忑的說道:“自從昨夜起風,李淳風道長就連夜進城等待,只是忠義侯不知去了哪裡,並沒有與李道長在一起。”
“這混小子,都這時候還亂跑!”李二陛下咬牙切齒的喝罵。
隨即又擺手道:“不管他了,收拾一下,讓李淳風與朕先去,另外派人去找忠義侯,如果那小子敢不來,讓人把他給砍了!”
“諾!”王煥貴從來不去質疑的皇帝的命令,他連想都懶得想,反正皇帝怎麼說,咱就怎麼做。
作為皇帝的近侍,王煥貴知道這次李二陛下真有些急了!
半個時辰後,禁宮大內門禁大開,李二陛下乘坐御輦大張旗鼓住明德門趕去。
此時街道的兩旁已經被禁軍清空,五步一哨十步一崗。
甚至街旁的酒樓上面都有百騎人員正盡職盡責的四處張望,生怕有什麼宵小之輩以下犯上。
當眾人看到迎面而來的皇帝儀仗,不由挺胸抬頭。
禁衛精神十足,把最好的一面體現在皇帝的面前,雖然皇帝根本看不到,但這股精氣卻體現了大唐士卒的雄風。
有個別從沒見過皇帝計程車兵,也是一個勁的朝著御輦望去,希望能一睹龍顏。
一旁看熱鬧的百姓更是伸長了腦袋,墊著腳尖往裡望。
只是當見到為首騎士手裡擎著的一干黃色龍旗來到跟前,又頓時跪地不敢抬頭。
心裡卻響個不停:乖乖,皇帝的出行陣勢果然不一樣,看來此次求雨李二陛下做足了準備。
大家也希望這位皇帝真的能夠感動上天,以解決春耕的旱災。
李二陛下並沒有停留,直奔明德門而去,眾人這才回過神來,紛紛暗暗祈禱。
可惜,由於知識的貴乏,這些百姓不知道。
旱災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是求雨就能有的!
所謂的求雨不過是一種心靈的寄託,是安撫百姓的把戲罷了。
因此,對於李二陛下如此大張旗鼓,很多世家官員並不擔心。
辰時二刻,天已大亮。
崔府大堂的牛油蠟燭並沒有媳滅,反而在燃燒了一晚上後更加旺盛。
崔家老祖駐著拐仗站在窗前,感受著東南風自視窗吹進來的清涼愜意,花白修長的鬍鬚隨風飄動。
抬頭看著厚厚的雲層,面上雖然看不出一絲季動,但心臟像是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攥得緊緊的,有些透不過氣來。
烏層壓頂可不是個好兆頭!
可太史局、太常寺、以及經驗老道的農夫不是都說近期絕不會下雨麼?
漫天的雲層遮住了藍天,灰壓壓的一片籠罩著大地。
這難道不是下雨的徵兆嗎?
若是下雨……
崔家老祖簡直不敢想象!
而屋內的崔範博也是急得不行!
若是賭約輸了,那他這一輩子就完了。
如果只涉及到他一個人,倒不覺得什麼,畢竟他崔範博在朝堂上逼宮,他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個人的生死榮辱,他早就不放在心上,與家族的榮耀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可一旦下雨,那就證明李二陛下的確是天命所歸,即便不去下罪己詔,上天也會普降甘霖!
他們這些逼著陛下頒發罪己詔的人,變成了別有用心、脅迫帝王的亂臣賊子!
作為此次事件的帶頭人,崔家怎麼也難逃干係,崔家千年的名譽就會毀於一旦,這比要了崔範博的命還難受。
若是李二陛下借勢揮舞起屠刀,那些事先同氣連枝的門閥世家還有誰能站在他們崔氏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