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一處別院內,幾個衣著華貴的老者盤坐於榻上,雙目緊閉,相互沒有交流,好像在等待著什麼。

很快,一名年輕人在管家模樣的人帶領下走了進來。

進入房間,年輕人並沒有資格坐下,直接站在了一旁。

定睛一看,剛剛進來這名年輕人不正是許章麼?

作為許敬宗的兒子,許章還是很有份量的,在年輕一代中也頗有才名。

此時卻只能在一旁站著,可見房內幾名老者的地位。

如果認識的人便會發現,這三名老者分別是清河崔氏崔抒護、范陽盧氏盧笙簫、滎陽鄭氏鄭成敕。

作為幾大世家的話事人,這些人一般都留在祖地。

如今卻齊聚長安,顯然是有什麼目的。

許章進來後,掃了一眼關隴世家的這幾大世家話事人,心裡有些發憷。

畢竟這幾大家族連李二陛下的臉面都不甩,可見其底蘊之深厚。

可以說,屋裡坐著的這些人,代表了整個大唐最頂尖的家族中堅力量。

他們三中任何人剁一剁腳,這座千年古城都會抖上三抖。

當初這些關隴世家擁護李淵登上帝位,維護地方穩定,可謂是居功甚偉,自然,他們得到的好處也是最多。

這樣也導致了尾大甩不掉的結束,這些人在地方說話比皇帝的聖旨還管用。

而且,他們這些世間高高在上貫了,已經低不下那高貴的頭顱。

李二自登基以來,一直致力於提拔寒門學子,開始打壓各大世家。

這種無關痛癢的手段其實幾大世家並沒有太大的牴觸。

因為寒門學子的讀書人太少了,根本翻不了的浪花。

這次進行的科舉改革,雖然幾年內威脅不到他們世家的根本。

但科舉改革只要能徹底落實,勿需幾年,世家子弟的優勢就蕩然無存。

歷朝歷代,世家、門閥風頭盛極,即使現在,連李二陛下都要禮讓三分。

想到自家子弟以後要和一些泥腿子共治天下,這些人不著急才怪。

前些日子被李二陛下坑了一大筆錢,幾大世家的話事人再也不敢掉以輕心。

於是幾位活事人決定親自前來長安作鎮,目的當然是為了破壞此次科舉考試。

只要此次科舉考試出現紕漏,他們自然有方法讓李二向他們世家妥協。

雖然許章有些才能,父親許敬宗也頗有名望,這幾位世家的帶頭人還真不把許章放在眼裡。

更何況,即使許敬宗親自前來,也不敢輕視在座的每一個人。

可以說,在座的每一位,身後所的底蘊都比許家要強許多。

見許章進來後,崔抒護、盧笙簫、鄭成敕三人睜開眼睛,對視了一眼,心意相通般點了點頭。

幾人臉色乾癟,顯得有些老態龍鍾,只是眼中不時閃過的精光,讓人不寒而慄。

若有人把他們當成人畜無害的老人,一定會吃大虧。

只見崔抒護清了清嗓子說道:

“諸位,我們幾大世家此次損失慘重,一切的緣由都是為了阻撓科舉考試。”

“此次科舉改革明顯是皇帝為了對付我們世家而故意施為。”

“這次招集大家前來,就是商量如何阻止科舉改革的順利進行,以及如何避免再次出現有損我們世家利益之事發生,大家暢所欲言!”

坐在左側的盧笙簫開口問道:

“敢問崔公,我們想知道,是否有什麼計劃?”

崔抒護撫著花白的長鬚,胸有成足說道:

“不瞞各位,既然通知各位前來,崔某當然做了一些安排!”

說著,轉頭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