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蕭瑀看來,蕭然作為後輩中比較優秀的人才,但眼光如此見識短淺,讓蕭瑀有些恨鐵不成鋼。

比起楊帆來差太多了。

可每一個人才,都是家族最重要的資產,所以才提出言警醒。

蕭然的驕傲自滿,甚至目空一切,對待敵人如同兒戲,更是看不清現實,簡直太愚蠢!

被蕭瑀教訓,蕭然一言不發,一句也不敢反駁,只能苦笑著看了看門外。

見周圍沒有人,遂即才上前兩步,低聲說道:“伯父,侄兒這也是沒辦法呀!正是因為我們蕭家幾次沒有摻和對付楊帆,如今咱們蕭家在江南的聲望早已大不如前,因此,這次才不得不加入其中。”

“據說,此次發起彈劾楊帆的是江南王家,王家可是隸屬於太原王氏的一大分支,太原王氏一定全力支援,另外,趙國公的長子長孫衝亦在其中游說……”

“所以,侄兒認為此次皇帝定然抵抗不住壓力,即使不把楊帆調回來,也會派人去架空楊帆。”

“此次我蕭家若是斷然拒絕參與,則必然使得他們生下嫌隙,因此某與族老通氣以後,決定參與其中。”

“雖然我們擅自做主,並未通知伯父,實是唯恐伯父因為楊帆與蕭太后的關係而左右為難。”

“如今事已成行,咱們蕭家被逼迫表態,若不表態,日後定然會受到其他江南士族的唾棄。”

“長安之中,咱蕭家唯有伯父為中流砥柱,因此才過來與你商議對策……”

聽到蕭然的解釋,蕭瑀讚許的點了點頭:“如果真是這樣,這件事你倒沒錯,剛剛是伯父魯莽了,不過,你說長孫無忌這個老狐狸會參與,會不會是忽悠你們?”

蕭然笑道:“長孫衝正藏在江南王家,我想他不敢糊弄我們吧?”

說到此處,蕭然壓低聲音說道:“況且,趙國公的兄長長孫安業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且,此次張亮劫牢被抓,就是長孫安業安排的……”

“以前我們家族謹記伯父的囑託,沒有答應江南士族對付楊帆的計劃,每次都保持中立,更沒有派遣死士參與。”

“可這一次完全不同,為了給長孫家一個面子,這才答應了聯合彈劾楊帆之事……”

聽到這兒,蕭瑀發白的眉毛都皺了起來,指頭輕輕釦響面前的案几,好像在權衡利弊。

半晌後,蕭瑀才自言自語道:“長孫家這是要幹嘛?彈劾楊帆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還有,王家這麼積極聯絡各大士族,難道是想把我們蕭家取而代之?”

“吾蕭家雖然明面上一直是江南士族領袖,但也不敢如此大張旗鼓的聯絡各大士族,就是怕受到皇帝的極限打壓。”

“他王家如此大張旗鼓,難道是想造反嗎?王家就不怕抄家滅族?”

“王家的這種行徑若是放在亂世無可厚非,可現在的大唐深得民心,國力與日俱增,兵甲雄於天下,誰敢造反,那就是自尋死路!”

“皇帝本來就忌憚江南士族,這才派楊帆南下,就是為了分化江南士族,如今王家愚昧,這是要大禍臨頭啊!”

“這次就算了,今後再有這等事,你們毋須顧忌什麼顏面,對王家的要求斷然拒絕便可。”

“與他們劃清界限絕對對咱們蕭家有好處,即使最後王家滅亡,也不至於將咱們蕭家牽連其中。”

蕭然嚇了一大跳,驚叫道:“王家滅亡,這不至於吧?”

蕭瑀嘆了口氣,開口道:“王家敢收留長孫安業,可見其並不安分,你是不知長孫安業與皇帝的糾葛,當年的隱秘之事只有少數人知道,唉,那都是些陳年舊事,不說也罷,不過,以後離王家的人遠一點,這對你有益處,至於此次彈劾楊帆一事,咱們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