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眾人齊齊吸了一口涼氣後,卻都說不出話來了。

經過來時路上朱由棟的講解,一行人誰都知道黃冊庫對於大明的意義。但是黃冊庫的現狀卻讓眾人感到驚恐。

萬曆二十年的黃冊,是三十年那批黃冊的基礎。如果二十年那一批的黃冊都壞了爛了,那三十年這批黃冊送進來的意義就不大了:沒有了前些年的底根,你叫監生們如何查對?複核?無法複核,那不是地方上想怎麼搞就怎麼搞嗎?

而且剛才張勇還說了,三十年這一批比二十年那一批還要糟糕。這說明什麼?地方上已經對這事兒肆無忌憚了!可,可這是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啊!

如果這種趨勢不能有效扭轉,那要不了多少年,黃冊將喪失一切意義。而國家失去了黃冊?民不知有多少,產出不知有多少,百姓的財產不知有多少。你憑什麼去徵稅?亂徵嗎?萬一逼得百姓活不下去怎麼辦?

而且,你還要知道的是。這裡的黃冊,除了民黃冊,其他幾個島上還有軍黃冊,匠黃冊!簡而言之,黃冊失去了功效,國家就無法有效掌控百姓、軍隊、工匠!

那還搞個屁!國家的根基都沒了,大家就等著亡國吧!真以為光憑士大夫就能撐起一個國家啊?

難堪的冷場持續了很久,終於,張世澤顫顫巍巍的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黃冊庫是如此的重要,這製作黃冊,朝廷居然沒有劃撥專項的經費?”

張勇已經是一副混不吝的表情了,看著驚詫發問的張世澤。他嘲諷的笑笑:“世子可能還不清楚吧?事實上,除了製作黃冊沒有專項費用需要各地方負擔以外。便是下官這黃冊庫平日的運轉經費,朝廷裡也是沒有專項費用的。”

“啊?怎會如此?殿下?真的是這樣麼?”

看著張世澤等人朝自己投來的驚詫而又疑問的眼神,朱由棟也只覺得一陣頭疼:自己穿越過來的是一個什麼時代啊?怎麼以前在起點看明穿類小說,那些穿越到崇禎年代的人都能翻盤呢?自己這會兒還是萬曆時代呢,看到黃冊庫的現狀後,他都有些絕望了!

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大英雄,也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但他也有諸多的缺點,其中有一個便是:吝嗇。

洪武十三年,大明開始推行黃冊的時候,要求黃冊紙張必須防蟲防蛀,以便長期儲存。但是大明的戶部只是設計了黃冊的格式,要求了黃冊的質量,而黃冊紙張卻是不提供的。這紙張,得由各級地方政府自行負責。

對於布政司來說,可以攤派到州府,州府可以攤派到縣……最終,這筆費用還是落到了老百姓頭上。

洪武、永樂兩朝的皇帝都是狠人。官員們一是不敢太貪,二是做事相對認真。所以,基本上各級官員找老百姓收兩枚銅板,可以辦出值一塊銅板的事情。而到了後期,隨著官風的糜爛,行政效率的降低,官員們在黃冊這個事情上找老百姓攤派一兩銀子,卻做不出來值半塊銅板的黃冊了。

如果說明朝剛剛立國的時候,因為戶籍的缺失無法有效收取賦稅,導致國家財力不足,以至於黃冊的制訂費用要攤派到老百姓頭上還情有可原的話。老朱對於黃冊庫運轉經費的劃撥表現,那可真是將其‘吝嗇’的本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黃冊庫建立起來後,庫管官員就上書通政司:皇上,這庫房的日常維護、黃冊的定期翻曬以及安保,總是需要人來做吧?還有庫房房間的修葺,除了人工,也是需要材料的吧?此外,每十年黃冊入庫的時候,雖說朝廷調派國子監的監生過來幫忙,我們不用發工資給他們,但一千多人也是要吃飯的嘛。以上這些錢從哪裡來?是不是請戶部給我們黃冊庫單列一項支出經費,方便我們以後開展工作?

老朱的回答是:這個事情不能單列經費,你們黃冊庫的辦公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