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子監負責。

國子監一下子就鬱悶了:作為教育部門,我們自己都窮得叮噹響。每十年去打一次義務工就算了,還要我們長期承擔黃冊庫的運轉經費?不行啊皇上,我們的錢不夠啊。

然後老朱一拍腦袋:這樣,國子監的錢不夠,就讓工部把每年辦公經費的結餘交給黃冊庫。如果那一年工部不夠,就讓戶部把當年辦公經費結餘交出來。這總不能有一年你們三個部門同時辦公經費不夠吧?

還是那句話,老朱在的時候大家做事情還比較講規矩。貪汙的少,亂髮部門獎金的也沒有,因此到了年底,以上三個部門每年多少都有點結餘。而且在老朱的赫赫淫威下,也沒有哪個部門敢推諉扯皮,所以,黃冊庫的運轉經費還是可以保障的。

但是老朱崩了,特別是後來朱老四也崩了後。幾個部門就開始互相踢皮球了。

我們絕對沒有結餘的辦公經費!絕對沒有!我們平時工作這麼努力,怎麼會剩下辦公經費呢?只有差錢的好不好?我們非但拿不出一文錢支援黃冊庫,還需要朝廷給我們補發辦公經費呢!

然後黃冊庫就傻眼了。

說起來,全國上下,從皇帝到普通百姓都承認黃冊庫的重要性。沒有黃冊庫,皇帝無法瞭解全國具體情況。沒有黃冊庫,百姓一旦發生不動產糾紛,就無法查證原始資料。至於大臣這一級,很多官員都公開的說:黃冊庫是國家萬壽無疆的根本……不過,一旦到了黃冊庫具體要錢的時候,大家都顧左右而言他。

這很正常,這是官僚機構的共性。

是,你黃冊庫確實非常重要,但那是對國家很重要!你黃冊庫能夠給我這個部門提供什麼好處嗎?你想我劃錢給你,你能讓我得到什麼呢?官場之間,不都是講究利益交換的嗎?當然,兄弟我肯定是承認你黃冊庫對國家重要性的。也願意為你的資金向其他部門呼籲,但是呢,兄弟我這邊是真的拿不出錢來啊。

好吧,官僚們踢皮球是吧?那老子直接找皇帝行不行?這天下是你家的誒!你總得要重視吧。

可惜,老朱的子孫都繼承了老朱的特性:吝嗇!

凡是要新增支出的要求,朱家的皇帝都TM特別不耐煩,不想聽,不想接招。

折騰到最後,黃冊庫的主管單位南京戶部沒有辦法,只有找來南京城內的兩個縣令(上元縣和江寧縣):這個,黃冊庫的運轉費用,你們兩個縣扛了吧。

明代皇權不下縣,所以縣級機構是明代最低一級的官方行政機關。兩個縣令沒得辦法,只好將黃冊庫需要的資金,加派到兩個縣的普通百姓身上。

有明一代,真正的田賦其實並不高,除了以前張士誠統治的蘇州地區外,其他地方大概都是十五稅一到二十稅一的水準。但是,你禁不住無限制的加派、攤派啊!僅僅是黃冊庫一個部門,就能夠衍生出這兩項加派(其實不止)。其他的部門呢?

由於老朱在設計國家體制的時候,把整個國家的經濟規定得太死板。以至於當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新增支出的時候,國家各部門往往就只有互相踢皮球。踢不下去了就層層攤派,最終,百姓們的負擔就越來越重。

而且,攤派這種事情是有放大效應的。這個效應會隨著官僚機構的腐化而越來越恐怖。而隨著這個效應的不斷延伸,他又會反過來促進官僚機構的進一步腐化,整個兒一個惡性迴圈。

舉個例子來說,黃冊庫一年人員的工資、辦公經費等開銷。大概是五百兩銀子。黃冊庫的主官為了日子輕鬆一點,做賬的時候做到了八百兩。這是第一次放大。

負責這筆銀子的上元縣拿過來一看,哦,江寧縣扛四百,我們扛四百。可是,我們為了這事付出了這麼多,怎麼就只加四百呢?於是縣令大手一揮:全縣百姓聽好了,現在本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