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2/3頁)
章節報錯
復折騰,但好歹也是螺旋上升的。社會發展到現在,別說穿越者不斷給社會加速了,就算沒有穿越者,這套起源於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也嚴重的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所以,必須改。唯有在政體上改良了,才能給經濟進一步的鬆綁,大明的國力才能再次躍升。
在巡遊天下三年多的時間裡,朱由棟除了和熊廷弼長期通訊,反覆探討各部法案的修訂外。也和孫承宗反覆就朝廷的機構設定反覆溝通。不過,到底還是這次的變動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即便孫承宗竭力配合,這個事情最終還是等到朱由棟回京後,師徒二人坐在一起,花了五個多月的時間,才最終敲定。^
新的政改方案,首先改變的是中央政府的部門設定。
皇帝之下,是內閣、樞密院、都察院、最高法院。四個部門分別掌管行政、軍事、監察、司法。
內閣負責人由某殿大學士、首輔什麼的統一改稱為首相,首相有兩個副手,稱副相。首相的權力極大,在民政這一塊,文官五品以下的任免,單筆財政支出在100萬銀元以下者,首相主持召開內閣會議就可以單獨決定,不必再票擬送司禮監批紅——自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大學士只是顧問和參謀的狀況,到了這裡得到了改變。大明的文臣們再一次有了像唐宋的丞相們那般,在一些具體事務上有了獨斷的權力。
這當然是朱由棟在立憲方面得罪了文臣後,拿出來安撫文臣的措施之一。當然,做皇帝這麼多年,他也深切的感受到:哲學裡的重點論是真理,什麼都要管什麼都要抓是可以的,但這麼做很可能是什麼都做不好。適當的放出去一些權力,抓住更重點的東西,才符合取捨之道。
首相與副相之下,是各部尚書。但是現在,大明徹底廢除了三省六部制,而是改為了帶有濃厚穿越者風格的近代政府制度。
吏部拆分為人事部、勞動部。前者掌官員考核升遷任免,後者主要負責社會保障。
戶部拆分為財政部、稅務總局、農業部、工商總局、商務部、審計總署。
禮部拆分為教育部、外務部,專門負責接待外賓的鴻臚寺併入外務部。部分禮部人員與太常寺、光祿寺合併,成立新的禮儀總局,負責國家內部各項典禮的安排籌備工作。
兵部拆分為國防部、兵役總局。以前專掌全國馬政的太僕寺合併入國防部。
刑部拆分為公安部、司法部,部分人員與大理寺合併,成立最高法院。
工部拆分為建設部、重工業部、輕工業部。
以方山科學院為基礎,合併欽天監,新成立科技部。
以方山科學院醫學實驗室為首,合併太醫院,成立衛生部。
詹事府、國子監、翰林院三個機構合併,成立大明政治學院:從此之後,這裡就是大明的官員繼續提高的地方。
以張世澤的既有班底為基礎,新成立宣傳部,專掌文化宣傳。全國的報紙、劇團、說書人甚至秦樓楚館的職業女性們全都劃入了宣傳部管轄範圍。除此之外,將逐步的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傳媒業。
大明皇家銀行繼續保留,但存款貸款的職能要逐步減弱。國家準備再成立三至五家官方銀行,並逐步開放民間資本成立私人銀行。
通政司保留原名,但其職責轉變為內閣的辦公廳。
都察院保留原名,但其職責已經徹底轉變:風聞言事被禁止,糾察官員道德問題被置於極靠後的位置。現在的都察院,獲得了獨立的經費,獨立的調查權,其工作職能主要在於監察百官的履職和經濟問題,另外還承擔政府公訴職責。
錦衣衛保留原名,詔獄繼續保留。不過作為國家情報機關,雖說他仍然保留了一定獨立的司法權,但這種權力,更多是針對被認為可能是間諜的相關人員的審訊。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