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六)雛鷹

(一千三百五十六)雛鷹

9月17日,驚恐和懦弱的年輕國王穆罕默德在議會大廈宣誓即位。伊朗隨後被迫與英國和蘇聯簽署了“三國同盟條約”。在這個條約裡,英蘇兩國明確表示,他們的軍隊駐紮伊朗“絕不意味著軍事佔領”,同時保證“尊重伊朗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並保證“在反對軸心國法西斯統治的戰爭結束6個月之內完全撤出伊朗”。此外,伊朗應把全境的一切工廠、公路、鐵路、江河、機場、港口、輸油管、通訊設施全部移交給英蘇佔領軍管理。英蘇兩國保證伊朗在將來的主權完整。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英國和蘇聯在其佔領區所採取的措施,正是對伊朗的瓜分。在英佔區,英國人一方面肅清這裡的德國特務和親德酋長,一方面支援各部落的分裂活動,以對抗德黑蘭的中央政府。在蘇佔區,蘇聯人趕走了北方各省的伊朗總督,用自己的親信取而代之,將這些地方完全置於自己的軍事、政治和經濟控制之下,蘇聯人同時支援“伊朗人民黨”在伊朗北部地區發展勢力、擴大地盤,準備在蘇佔區建立新的“波斯蘇維埃共和國”。

在蘇佔區,伊朗為數不多的鐵路和公路以及各種車輛裝置以及大量人員均被蘇聯無償徵用。伊朗北部生產的小麥、稻米和棉花也被蘇聯人大肆徵收,運回蘇聯國內。在英蘇佔領軍的命令下,伊朗的大米、砂糖、茶葉、棉花、紡織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均實行定量配給。

伊朗的失陷使希特勒感到無比的屈辱和憤怒,他一直處心積慮的想要重新控制伊朗,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目的,其實和伊朗也不無關係。

德國對伊朗落入英國和蘇聯手中的結果極不甘心,因此只要一有機會,就會想辦法對伊朗下手。1943年10月10日,一支德國突擊部隊在古姆湖附近降落。第二支德國突擊部隊也滲入伊朗。他們全都屬於第502戰鬥營,這是一支精銳的德國特種作戰部隊,其成員擅長游泳、跳傘和各項作戰技能,而且還要掌握兩到三門外語。

這兩支突擊隊執行的任務是“弗朗索瓦行動”的一部分,該行動由黨衛隊帝國中央保安總局(RSHA)情報處處長瓦爾特。舒倫堡授意實施,其目的是透過切斷伊朗的輸油管,炸燬鐵路橋樑和隧道,煽動地方部落反對伊朗中央政府等手段,破壞盟國在伊朗的交通線。

由於伊朗南部地區的山民極其喜歡用金銀裝飾的火槍和刀劍,聲稱只要德國人能供應這些東西,他們就可以對英軍和蘇軍展開游擊戰。信以為真的德國人在歐洲的古董店中搜颳了大量的古董鳥槍、鑲金嵌銀的古式獵槍、伊斯蘭彎刀、中國劍、日本刀以及用貴金屬和象牙裝飾的其它古老武器。

滲入伊朗的德軍遭到了英軍和蘇軍的全力搜剿和追捕,空投到伊朗的德國突擊隊員和特務很多都被逮捕。儘管破壞活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從整體上講,德軍滲入伊朗的行動可以說完全失敗。

對於伊朗的困境,中國也並沒有座視,只是由於各種原因,中國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一直未能展開,但這些並不表明中國會一直的容忍英國和蘇聯瓜分伊朗。在伊朗陷落後,中國一直透過阿富汗給予伊朗國內反抗英蘇佔領軍的部落以秘密支援。由於蘇軍進攻伊朗是透過中國控制力量不強的哈薩克境內實施的,蘇軍的突擊行動和最終得手讓北京的中**政高層意識到了中國對哈薩克及鬆散的中亞民族同盟的控制的弱點和不足。在蘇聯戰場和印度大陸戰場取得連續勝利的情況下,北京方面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這一地區,以及鄰近的阿富汗。

而隨著中國和德國對蘇聯的大舉進攻和蘇軍的節節敗退,伊朗人終於看到了擺脫奴役的希望曙光。

北京,香山別墅,宴會大廳。